认识依法治国教学内容:认识依法治国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2、知识与能力: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要求,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懂得依法治国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及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一、案例激趣,导入新课:案例一、2008年8月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庆市巫山县原交通局长晏大彬利用职务之便受贿2226万元一案在市中院一审宣判:晏大彬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受贿所得赃款予以追缴国库,其妻付尚芳犯洗钱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罚金50万元。案例二、2008年7月1日9时40分许,犯罪嫌疑人杨佳携带刀具等作案工具伺机窜入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大楼,在多个楼层先后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公安民警,致6名民警死亡,3名民警和1名保安受伤,杨佳被民警当场擒获。到案后,犯罪嫌疑人杨佳对上述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看到上述案例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上述恶性案件的发生?▲教师点评:因为他们的行为给国家、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他们挑战法律的权威,无疑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有崇尚法律,依法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使人民的利益得到维护。(引出第三单元课题)二、合作探究,明理知行【阅读感悟】生活离不开法律(一)案例分析案例一、我校××同学父母离婚了,他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后来,母亲下岗了,生活无着落,在与父亲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同学将亲生父亲告上了法庭,从而解决了生活的费用。案例二、某校七年级学生小强在上学的路上多次遭到几个社会青年的敲诈和威胁,吓得他经常提心吊胆,也不敢告诉家人和老师,学习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后来同桌小明知道了果断地报警,小流氓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小强的生活才恢复正常。案例三、星期天,同学小王到图书超市里想购买学习资料,转了一圈后发现没有合适的,便往外走,书店工作人员怀疑他身上藏书,提出要搜身,小王非常尴尬,这时另一位同学大声说:搜身是非法的,你要搜,我到法庭起诉你!”书店人员只好放行。▲小组合作讨论:(1)案例说明了什么?(2)如果主人公是我,我会怎样做?▲教师归纳总结:上述案例说明了我们的家庭生活,我们的社会生活都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保护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知法、用法、守法。(二)、阅读教材中的两幅图片——“无序”与“有序”,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谈谈自己的感想。(提示:从小到班规、校规。大到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去谈)▲小结:国家的治理需要法律,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怎么样去治理?【自主学习】认识依法治国(一)、自主阅读,知识梳理1、快速阅读书本第一目,梳理知识点。找出问题及答案2、同学相互你问我答,相互补充,并列出自己所知道的主要法律有哪些。3、师生共同理出知识线索,知识要点:主体——人民群众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依法治国有法可依——立法基本要求——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执法违法必究——法律制裁重要性——(二)、案例分析,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案例一、新快报讯:假白酒害人不浅!截至昨天,在广州假酒中毒事件中死亡的人数已上升至8人,另有至少18名中毒者住院治疗,部分重度中毒患者病情案例二、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机关获悉,8月4日上午8时许,喀什市公安边防支队集体出早操,行至怡金宾馆前时,突遭两名犯罪嫌疑人驾车袭击,并引发车上的爆炸物,造成16人死亡,16人受伤,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讨论:严肃查出这些案件有何重要意义?★列举一些类似事件,说说这些事件反映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案例探究】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案例一、《被告的山杠爷》(见书本P80页)案例二、2007年11月19日下午四点,在湘潭市雨湖公园内,两名13岁的孩子不慎落水,在孩子呼救的过程中,20多名围观的成年人无动于衷,听到呼救的湘潭县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