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课题第三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55分钟完成)教学教育目标知识目标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2、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3、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列出光合作用的公式。4、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的独立分组探究实验完善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及实践操作能力。2、通过观察“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4、在小组探究实验及讨论学习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团体精神。5、能应用课堂知识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6、通过对普利斯特利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认识到应热爱大自然,提高环保意识。2、关注小组协作精神,突出团结协作意识,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同时形成实是求事的科学态度。3、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客观评价自身与他人。4、通过碳-氧平衡的相对性学习,树立学生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1、认识光合作用。2、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3、探究活动的设计。难1、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点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课前准备1、金鱼藻在阳光下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装置,卫生香,试管架。2、培养好的豌豆苗,1000ml的烧怀,50ml的烧怀,水槽,保鲜袋,绳子,清水,氢氧化钠溶液,大可乐瓶子,酸奶瓶子,特大号培养皿,矾士林。3、实物展示台,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及课件。4、小组评价表。5、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同时做相关的手抄报。6、探究实验报告表。教学设计学习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收集引言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探究活动学生课前通过搜集有关光合作用的资料,并利用资料做手抄报。提出问题,依已有知识回答问题。学生根据老师演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得出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从引言提出问题*合作小组根据教师提示进行分组讨论,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并能利用老师展示学生课前准备的手抄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给特别好的同学加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每个人每天消耗的氧气量入手,设问为什么我们不会有缺氧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依学生的回答引出演示实验。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结论,并回应引言中的设问。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绿色植物。*教师出示提示提纲:1、这个实验中除二氧化碳外能否出现别的变量?2、如何确切保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3、你认三、普利斯特利实验四、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五、光合作用的实质六、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出实验的装置。*学会确定实验的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学会研究对象为气体时实验装置一定要密封*展示实验装置。学生运用知识对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认识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而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对教师提问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认识光合作用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学生能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为对照实验应该如何设计?4、你准备选取哪些材料用具?如何应用?*教师对每个小组实验的合理方面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在课件上展示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对普利斯特利实验进行逐个分析,并设计针对性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综合看问题的意识。同时检验学生对前面两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课件分析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而后为学生提供数据,并设置思考题,启发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光合作用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树立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出示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