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2.了解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过程与方法:1.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的描写,把握文中外祖母的形象。2.运用想象补白法,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外祖母对“我”的爱。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2.从外祖母这一人物形象中汲取对生活乐观、坚强的力量。教学重点:揣摩文章中重点的语句,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从外祖母这一人物形象中感受爱的力量,学习面对生活乐观坚强的态度。教学方法:阅读批注法想象补白法教学过程:导入:一、默一默能合上书本,完成下列词语噗噗()两膝()颤动()惩罚()诅咒()两颊()敏捷()皱纹()马鬃()发绺()二、读一读1、说说“外祖母”和我的关系。学法指导:①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在记叙文中,就要多观察文题和文章的最后一段。②在每读完一段时,要及时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这样就能尽快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2、读完课文,你认为哪句话可以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呢?三、想一想1、在“我”的眼里外祖母是怎样的人?2、本文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满的外祖母形象。那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那些描写方法呢?3、为了更好的表现人物,文章还使用了极富表现力和饱含感情的词语。在刻画外祖母形象的时候,运用了很多这样的词语,大家来找一下。作者使用这些词有什么样具体的作用?4.、划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四、练一练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请你认真观察身边熟悉的人的眼睛,练习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