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学课题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第三课时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学目标1、确立是非观念,做一个正直的人。2、能够根据判别是非的标准,区分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3、懂得一个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懂得一个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确立是非观念,做一个正直的人。教学方法情境体验、阅读感悟、合作探究、思辨归结。教学流程复备栏导入新课:情境再现:(用媒体展示)1、英语考试快要结束时,王强用脚轻轻地踢前桌好友李纲的椅子,向李纲要答案。2、一天下午,在公园门口小玉的妈妈指着正在扫大街的清洁工人对小玉说:“你看他们工作多辛苦,每天早早就起来清扫。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干这又脏又累没出息的活。”设疑导思:◆李纲应该怎么办?为什么?◆小玉妈妈的话对吗?为什么?归结导入:从大家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在上述情况下他们都应该努力做到明辨是非,做到为人正直。那么,我们辨别是非的依据应该是什么?它有着什么意义?我们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称”》的第3节《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板书课题)一、自主学习1.填空:①判别是非的依据不是个人的主观兴趣、愿望和好恶,而是和②为人正直,意味着。为人正直是一种。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因为而丢掉。2.简答⑴判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⑵什么是“是”与“非”?⑶不辨是非的危害是什么?⑷怎样做到为人正直?5为人正直有什么意义?正直的人具有哪些优良品质?6二、探究交流:活动一、对下列同学的言行,你如何评价?1、“等价交换”周云叫王海替他做值日生打扫卫生。王海说:“那你就帮我做作业吧。”打扫卫生和做作业时他们各自的责任,应该自己完成,不能作为利益互相交换。是不正确的。2、“好样的”一个青年因屡次打架伤人被拘留了,王海对周云说:“我知道这个人专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个好样的!”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没有正确的判断,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或一件事情的是与非、对与错,决定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呢?设疑导思:◆而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在善恶美丑交织的社会中,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判断的标准就成了首要问题。上述的两则材料中,你觉得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归结板书:从刚才的分析中看出,判断一件事是对还是错不是看它对自己是否有利,也不是看自己喜欢不喜欢,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两大准则---道德和法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活动二、观察思考:依据上述的标准,请大家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并提炼填写下表。(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是非不分的现象自己生活中是非不分的现象是非不分将产生的严重后果归结明确: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可以看到有些同学身上还存在不辨是非的行为。比如看到有人抽烟泡吧觉得好玩,就跟着学;看到电影中成帮结派觉得威风,也拉帮结派。这些以丑为美的行为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很不利。我们要向那些能分清善恶美丑的人学习,选择积极的行为。活动三、直击现场:《教授的倒下》(可用展示,亦可语言叙述)2005年9月10日,常州信息技术学院梁子伊教授在2路公交车上发现三四名歹徒正向一名女同志实施抢劫,其中一名歹徒扯下这位女同志脖子上的金项链后,将项链踩在脚下,见此情景,梁老师挺身而出,喝令歹徒停止抢劫。随后,梁老师一边与歹徒搏斗,一边请求公交车司机往派出所方向行驶。遗憾的是,公交司机到站点时,慌乱中竟将车门打开放走歹徒,车上乘客面对发生的血腥暴力熟视无睹。而在这一过程中,梁老师寡不敌众,被三四名歹徒围攻殴打,眼镜、鼻梁等多处严重受伤,眼部大量出血,最终倒在2路车站台上。设疑导思:◆在车上如何面对小偷,这是个热门话题。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如果没有人出手援助,后果会如何?爱心提示:结合具体的现实情况和普遍的社会心态必须首先采取合适的方式,在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做到见义智为。板书归结:面对邪恶势力,保持清醒头脑,不让良知泯灭,绝不苟且俞生,绝不畏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