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18课第二框《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教案教学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负责的人。培养判断和控制能力,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学会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懂得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应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做到我事我负责。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包含两个层次,分别是“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我做事我负责”。这两个层次是从思想和行为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一个人只有做到在做一件事之前预先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避免出现该做的事没有做,不该做的事反而做的局面。可见,对自己行为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本身就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一种表现。教材分析了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判断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第二个层次“我做事我负责”分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做事我负责的要求。第一个方面,要做到该自己做的是认真做好。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第二个方面,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去做。第三个方面,我做错的事我负责。引导学生认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做到对自己做错的事勇于承担责任。教学设计思路由杭州最美司机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感的强烈对于社会对于他人对于自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部分,设计了四个活动,“情境设定判断后果”,“名人故事”“我来选择”,“新闻分析”探究了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我做事我负责,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错了事要敢于承担。走进生活部分,利用现场采访的的形式贴近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收获部分,重在学生的自我表达。教学方法与策略教法:名人故事感悟法:名人成功故事更感性更具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因此,利用里根的故事导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案例教学法:在讲授知识时采用了青少年所熟知马鹏飞的事迹和经常所遇到实例,让学生学有榜样,学中深思,得到深刻的启示。小组互动活动法: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直接体验,加深感悟和认识,对自我心理品质的形成是最好的方式,也有助于课堂效果的延伸和知识的内化。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典型事例,了解不能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就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进行调查和访问,形成自己的见解。老师准备:制作课堂教学所需的课件;对学生现实生活中自我负责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解,以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事发客车内监控录像显示:驾驶员吴斌被铁块砸中,忍着剧痛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后,最终瘫在座位上(视频截图)。杭州“最美司机”:生命最后76秒拯救24名乘客新华网杭州6月3日电,在车速每小时百公里的车内,被飞入车中的5斤重铁块砸中,相当于被一颗微型炸弹击中。5月29日,杭州长运公司的司机吴斌正是被这样一块飞入车中的铁块刺入腹部。他临危不惧,忍痛用1分16秒缓缓靠边停车。站起来请乘客报警并且嘱咐:“别乱跑,注意安全。”最终,24名乘客无一受伤,48岁的吴斌却伤重不治。“最美司机”生命最后1分16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网民评论: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出想象的能量。思考:杭州最美司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交流回答:吴斌是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逃避责任。板书: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设计意图:通过正面的新闻材料向学生传递一种勇于负责的“正能量”。引出本节课探究的话题---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情境设定判断后果A.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会。B.在校园里踢球,会。C.上课时趁别的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悄悄撤走他的凳子,会。D.在别人的鼓动下逃学了,会。E.在马路上并排骑自行车或骑“飞车”或逆向行驶,会。F.公园里的花开的正艳,折几枝回家欣赏,会。学生讨论,老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