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主人一、本课的设计意图1.本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3)知识目标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2.设计本课的原因(1)情绪教育是对个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课。情绪影响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情绪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设立本课,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情绪品质,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保持健康的心态。情绪教育的相关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引导学生领会、理解和感悟相关内容,并用之于生活实际,使学生终身受益。(2)初中学生的情绪发展很不稳定。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表现在情绪方面也是如此。他们的情绪容易冲动、易变、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情绪表现很不稳定、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情绪的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使得不少初中学生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使他们不能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扰,有时放任的情绪还会影响精神状态,妨碍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甚至违反校纪或国法等。因此,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确是当务之急。(3)学生渴望学到调控情绪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圈不断扩大。随着生活的逐步扩展,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学校的人和事不断增多,学生的人际交往圈也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尤其是对自我情绪的把握不够,这成为制约学生追求更高、更快发展的瓶颈。因而,学生渴望更多地了解一些心理(如情绪)方面的知识,希望能更好地驾驭自己,掌握一些克服消极、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免伤害他人。并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以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4)相对应的课标要求本课是根据本单元的设计意图而设置的,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二、本课内容结构及总体教学建议1.本课的内容结构(1)总体逻辑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主要的目标要求是让学生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因此,教材设立了两框的内容。从丰富多样的人类情绪谈起,让学生先树立正常的心态,理解个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是正常的现象。然后,再引导学生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学习一些调控情绪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2)框题内部逻辑分析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从“情绪万花筒”即什么是情绪、情绪的种类、人类有多种多样的情绪谈起,谈到“情绪与生活”,即不同情绪对个人行为和生活有不同的作用。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从“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入手,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因而,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接着,谈到如何排解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