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淄市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2、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3、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4、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二、重、难点分析:1、名句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四、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内容:一、预习目标:1、掌握诗的重点字词,扫除生字词的障碍,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2、有感情的朗读五首诗词,体会作者的感情。3、朗读时注意抑扬顿挫,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二、预习指导:1、通过查字典、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诗人。2、有感情的反复诵读诗词,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预习导学:1、五首诗词的题目及作者分别是。2、每首诗的作者生活的朝代分别是。3、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澹澹竦峙枯藤碣石导学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诗歌五首。二、预习检测:1、五首诗词的题目及作者分别是。2、每首诗的作者生活的朝代分别是。3、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澹澹竦峙枯藤碣石三、自主学习(一)《观沧海》1、学生根据所查资料,介绍写作背景,教师补充2、有感情的诵读《观沧海》,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3、诗中写景的句子是。4、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次北固山下》1、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2、鉴赏诗句: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3、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4、从字面上看,颔联所写之景全是大景致,似乎表现的是宽阔博大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联与首联的联系?5、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6、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自主学习:(一)《钱塘湖春行》1、初读熟悉全诗: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2、师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3、读读讲讲问问,想一想,全诗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4、请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一遍,思考:作者在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西江月》1、介绍词。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2、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3、学生创造性的表述下片内容。4、总结: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三)《天净沙·秋思》1、说说“曲”这种文体2、理解这首小令的意思:(1)指导学生朗读,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3、感受它的意境美4、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板书设计:写景烘托诗言志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情流露课堂检测:1、五首诗词的题目及作者分别是。2、每首诗的作者生活的朝代分别是。3、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澹澹竦峙枯藤碣石4、每首诗的名句。布置作业:从五首诗中任选一首,用现代汉语把诗中的画面描述出来。反思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