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显魅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节《礼貌显魅力》,本框由两目组成:(一)礼貌是尊重。把礼貌与尊重联系在一起是要告诉学生:礼貌是尊重人的具体表现,对人礼貌是人的一种素质;(二)“谢谢”的魅力。从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三个方面进一步展示礼貌的魅力。【学情分析】我所从教的是农村中学,学生的整体文明素质不高。再加之近几年来,由于社会风气不尽人意,社会上一些与传统美德相悖的现象侵袭、影响着中学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智力的、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培育和熏陶,致使一些孩子缺乏礼貌,不懂礼貌,甚至“蛮横无礼”。现在许多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注重升学,而忽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情况,有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不忍目睹的不文明行为。同时,礼貌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系统的学习礼貌方面的常识,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设计思路】新课标要求关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本节课通过讨论、探究、情景再现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形成一定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给学生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力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真诚地对话,使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触动和提高,自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公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2.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讲礼貌为荣、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教学重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教法学法】情境创设法、案例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有礼貌的向学生借笔,引出课题活动一:探讨有礼貌的意义1、讲述《屠格涅夫与乞丐》的故事引导思考:“兄弟呀,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句话给乞丐带来什么影响?反映了屠格涅夫的什么品德?对你有什么启发?(自由发言)请刚才被借笔的同学谈谈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小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文明礼貌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归纳:礼貌是尊重的体现,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2、讲述教师本人所见到的一件事(学生不文明问路)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导思考:礼貌是小事吗?(分组)(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礼貌的魅力和无礼的害处)归纳:礼貌是文明的体现,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关系到集体、国家的尊严。过度:怎样做到有礼貌呢?活动二:探讨礼貌的表现1、阅读《服务员的微笑》(教材P80)引导思考:这个客人为什么感到惭愧?服务员的微笑给你什么启示?(以上自由发言)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分组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和讨论,了解如何做到礼貌待人,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让学生了解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归纳:有礼貌的表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2、分组“礼貌用语大比拼”要求:日常礼貌用语大体分为四种:见面语、感谢语、致歉语、告别语。让我们一起把常用的礼貌用语找出来。活动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礼貌用语,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有礼貌的话可以给人带去无限温暖,粗鲁无礼的话则会伤害他人的情感和自尊,真正感受语言文明的魅力)过度:说得好不如做的好,现在咋们来考考大家的表现。活动三:即兴表演情境一:语文老师叫你到办公室去向其他教师借一支红笔……情境二:到商店买一只钢笔……情境三:今天轮你值日,不小心把同学的书本弄到地上……活动步骤:随机选出一位同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