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确农业为什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2、了解农业的五个部门及其主要产品。3、懂得种植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能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我国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以及农作物地区分布的特点。4、读图判断能力——读农业分解图,说出农业5个部门的主要产品,读商品粮基地图,说出这些基地分布的位置及其共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知道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粮食的良好价值观《学习重点》种植业南北方的差异及原因;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四大牧区《学习难点》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四大牧区分布的自然环境特点《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其特征及在全国的分布特点的大部分知识在上学期的课程中都已学过,所以本节课我采用归纳总结――练习巩固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归纳知识,举一反三,当堂练习巩固。【小组合作、预习导学】1、我国是历史上最早种植____、_____的国家,也是最早_______,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_____树的国家。2、我国哪些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3、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4、比较南方和北方的农作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北方地区南方地区5、我国经济作物主要有哪些?经济作物有什么特点?6、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____,最大产区是_______流域。花生的主要产区_________。7、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_____及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_自治区为最大产区。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新疆北部。8、茶主要分布在、、等省9、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有。10、什么是旅游农业?外向型农业?珠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哪一个更适宜于发展外向型农业?11、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哪几个?四大牧区的代表畜种有哪些?【导入】上学期的地理课上,我们已经学习、研究了中国地理环境方面的有关知识,这个学期我们继续一起学习和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和熟悉我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新课】【交流展示】(一)、农业的地区分布(二)、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对策: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河谷、平原和绿洲棉花产区:新疆南部东部:林业、渔业、种植业林业: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的山地、丘陵渔业:分布在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小麦、甜菜旱地花生、棉花一年一熟和两熟北方秦岭-淮河水稻、甘蔗油菜、棉花【重难点突破】题型一: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08.湖南)“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存在这种农业生产景观的是()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题型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08.邯郸)山东广饶花官乡以大蒜种植取代小麦,大蒜成为该乡的主导产品,其主要考虑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市场D技术【知识拓展】1.(2008.重庆)读图“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⑴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商品量基地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____⑵除以上商品粮基地外,还有哪些地方建立了商品粮基地?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来。2.(2008.黄冈)我地某镇请初中毕业学生规划新城镇周围农业发展蓝图,该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很快绘制了一副规划图(如图),并拿出了最佳方案。请你按①②③④的顺序,判断他们的最佳方案是哪一个()A①蔬菜②花卉③养猪④小麦B①小麦②花卉③养猪④蔬菜C①小麦②蔬菜③花卉④养猪D①小麦②养猪③花卉④蔬菜【达标测评】1、(2008.江西)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A甲油菜乙冬小麦丙水稻丁甜菜B甲水稻乙甜菜丙油菜丁冬小麦C甲甜菜乙冬小麦丙水稻丁油菜D甲冬小麦乙水稻丙甜菜丁油菜2、(2008.四川)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又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