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公平课题第11课心中要有杆第一框追求公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平公平与不公平的表现,知道公平是相对的。懂得公平待人对他人、自己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要求别人公平对待自己的同时,也要公平的对待别人重点公平待人对他人、自己和社会的重要意义难点认识到公平是相对的教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程】是否公平大家谈“2004年12月,出租车司机高海军急送一名临产的孕妇而连闯红灯。后来,交警欲对其进行处罚。高海军认为救人比什么都重要,应免于处罚。但最后交警还是对他做出了处罚。交警的做法对吗?这种处罚对高海军公平吗?高海军为救人闯红灯,对他这种精神相关部门该对他进行奖励;闯红灯毕竟违反了交通法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理应受到处罚。众说纷纭话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等贵贱、均贫富——李自成”“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洪秀全”……举例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公平的?知识点拨什么是公平?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简单的描述性的概念,不等于平均如:每个人一个月都拿五千元,不现实)一个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把获得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正地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课堂探究1.分别列出你认为公平和不公平的三件事。(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列出本小组内多数人认同的公平和不公平的一件事,并说出理由。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课堂探讨:材料由老师讲述故事过程:2005年5月4日,在上海体育馆,第48届世乒赛男单八分之一决赛正在激烈进行。对垒的双方是中国选手刘国正和德国的波尔,胜者进入下一轮,负者只有打道回府。两强相遇,打得难解难分。在决胜局里,刘国正以12比13落后,再输一分就被淘汰。恰恰这关键的一分,刘国正将球回击到了地板上!体育馆里原本沸腾的气氛顷刻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在观望、等待。刘国正也愣在了那里:如果球出界了,那么他将输掉决胜局。在现场近万名球迷的注视下,一个人优雅地伸手示意裁判:“球擦边了!”应该是刘国正得分,而示意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既得利益者”——波尔!裁判随即举起了右手,判刘国正得分。13平。就这样,只有一个脚尖儿还踩在悬崖边上的刘国正被他的对手波尔拉了回来!伴随着中国球迷两次持久响亮的喝彩声,成绩最终定格:15比13,刘国正反败为胜。这个球是否擦边也只在0.01厘米之间,观众看不清,对手不注意,裁判也可能错判。如果波尔不示意,他就可以顺利晋级。当有记者问:“你当时向裁判示意那个球擦边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知不知道如果这个球没有被判为擦边,胜利便已属于你?”波尔平静地回答着:“我当然知道,我也十分渴望拿下这场球。可是我看见球擦边了就是擦边,我示意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想。我觉得比赛应该是公正的,我必须这么做,公正让我别无选择!”(维护公平的行为,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也赢得了中国人的赞誉)知识点拨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你如何看待波尔的举动?在你的心目中波尔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设计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