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县九年级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1)新人教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的种类;(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3)会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设直线:Ax+By+C=0,圆:,圆的半径为,圆心(a,b)到直线的距离为,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当时,直线与圆相离;(2)当时,直线与圆相切;(3)当时,直线与圆相交;3、情态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及其判断方法.难点:用代数法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直线方程的两种形式2、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类?二、创设情境、新课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呢?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特征与种类.引导学生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种类,进一步深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初中,我们怎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如何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呢?问题提出(课本P126问题):一个小岛的周围有环岛暗礁,暗礁分布在以小岛的中心为圆心,半径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小岛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年,港口位于小岛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轮船沿直线返港,那么它是否会有触礁危险?三、师生互动、新课讲解:例1(课本P127例1):已知直线L:3x+y-6=0和圆心为C的圆x2+y2-2y-4=0,判断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它们交点的坐标。解略:(相交)总结: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法一:代数法(判别式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转化为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判定(1)>0时,直线与圆相交;(2)=0时,直线与圆相切;(3)<0时,直线与圆相离。法二:几何法:设直线:Ax+By+C=0,圆:,圆的半径为,圆心(a,b)到直线的距离为,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当时,直线与圆相离;(2)当时,直线与圆相切;(3)当时,直线与圆相交;例2(课本P126问题):一个小岛的周围有环岛暗礁,暗礁分布在以小岛的中心为圆心,半径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小岛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年,港口位于小岛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轮船沿直线返港,那么它是否会有触礁危险?解析:用解析法完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例3(课本P127例2):已知过点M(-3,-3)的直线L被圆x2+y2+4y-21=0所截得的弦长为4,求直线L的方程。解析: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启发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例4(tb3207203)圆x2+y2+2x-4y-3=0上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的点共有(C)。(A)1个(B)2个(C)3个(D)4个。课堂练习:(课本P128练习题2,3,4)四、课堂小结,巩固反思: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1)通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你学到了什么?(2)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方法?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求出直线与圆的相交弦长?五、布置作业:A组:1、(课本P132习题4.2A组第1题)2、(课本P132习题4.2A组第2题)3、(课本P132习题4.2A组第3题)B组:1、(课本P132习题4.2B组第2题)2、(课本P132习题4.2B组第3题)3、(tb3207206)若直线经过点M(-3,),且被圆x2+y2=25截得的弦长为8,求这条直线的方程(答:3x+4y+15=0或x=-3)C组:1、【2012高考安徽文9】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则实数取值范围是(A)[-3,-1](B)[-1,3](C)[-3,1](D)(-,-3]U[,+)【答案】C【解析】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则。2.已知圆C:(x-1)2+(y-2)2=25,直线:(2m+1)x+(m+1)y-7m-4=0(mR),(1)证明直线与圆相交;(2)求直线被圆C截得的弦长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证明:(1)将直线的方程整理为(x+y-4)+m(2x+y-7)=0,由,直线过定点A(3,1),(3-1)2+(1-2)2=5<25,点A在圆C的内部,故直线恒与圆相交.(2)圆心O(1,2),当截得的弦长最小时,AO,由kAO=-,得直线的方程为y-1=2(x-3),即2x-y-5=0.D组:1、已知圆满足:(1)截y轴所得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