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实践与探索(2)教学目标:1.进一步探究一次函数和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2.根据给出的数据,通过经验分析、近似计算和修正,创立比较接近的函数关系式,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耐心探索的学习态度.3.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一次函数与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难点:根据出示的图象识别、选择、决策一些相关问题.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说明教学心得一、情景导入教科书第55页“问题2”二、探究新知①结合上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不等式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关于函数和方程以及一元一次不>0的解集与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并将思考所得和同学讨论交流,教师可巡回指导.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可得出一次函数和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函数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kx+b=0的解.函数y=kx+b在x轴上方的图形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集合即为不等式>0的解集.②教科书第55页“问题3”.三、知识应用①教科书:第55页练习第1、2题.第56页练习.第57页习题18.5第5题.②画出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指出:(1)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等于零?(2)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始终大于零?(3)y取什么值时,x的值始终大于零?四、回顾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五、布置作业◇必做题:教科书第57页习题18.5第1~4题.◇选做题:已知A(2,0),B(0,1),C(m,n)在同一条直线上.等式之间关系的联想和猜测.由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联想、推测、讨论交流等方法总结出函数和方程及不等式的联系.增强学生联系应用前后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求出近似的函数关系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1)当m=44时,求n;(2)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