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对文化遗址拆迁改造的看法的调查研究一.(唐华丹部分)二.调查样本数据统计(一)调查样本构成情况仍然是唐华丹的部分(二)调查对象对遗址拆迁改造的看法1.在南锣鼓巷的调查结果(周廉祥部分)2.在八大胡同的调查结果(李健飞部分)3.综合两景点的调查结果居民部分:基本信息:(1)在此居住的时间图1居住时间如图1所示,被调查者居住的时间大部分已达五年以上,其次就是不超过2年,居住时间为2-5年的占少数。(2)对遗址之前的情况的了解程度图2对遗址前状的了解程度如图2所示,对遗址的前状了解一般的占大多数,了解程度为非常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相差不大。不了解一般非常了解对遗址的拆迁及改造的看法:(1)是否赞同文化遗址改造图3如图3所示,赞同文化遗址改造的人占多数,其次是不赞同改造遗址,表示无所谓的占较少数。(2)做出以上选择的考虑因素图4考虑因素如图4所示,调查对象在做出赞同与否的选择时,考虑的因素中,经济,保护文化遗址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占的比例是相差不大的。(3)文化遗址的改造前后的价值图5价值提升的方面如图5所示,大多数居民认为遗址在改造后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价值提升最大,至于游览价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赞同不赞同无所谓经济方面保护文化遗址方面对周围环境影响方面游览价值经济增长文化宣传值和文化宣传价值,认为其有所提升的居民所占比例相当。图6价值降低方面如图6,大多数居民认为改造后在保护方面及文化气息方面的价值降低了,而少数人认为改造导致了遗址的商业气息太浓。(4)政府在决定对文化遗址采取措施时需不需要听取民众的心声?图7如图7,有近80%的居民认为政府在政府在决定对文化遗址采取措施时需要听取民众的心声,少数居民表示无所谓,极少数人认为不需要。(5)对待遗址的正确态度图8对待遗址的正确态度如上图8,绝大多数的居民认为对待遗址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尽量保持它的原貌,也有部分认为应该尽量维持周围居民的利益。极少数认为对待文化遗址应该一切从经济角度出发。游客部分:文化气息减弱商业气息太浓游客太多导致保护不力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需要不需要无所谓尽量保持它的原貌一切从经济角度出发尽量维护周围居民的利益(1)选择来此遗址旅游的原因图9旅游原因如上图9,游客选择来此文化遗址的大多数是为了体验浓厚的文化底蕴,当然也不乏休闲娱乐的,纯粹为了购物的游客较少。(2)亲身感受到的遗址与期望中的差别图10亲身感受到的遗址与期望中的差别如上图10,60%以上的游客认为亲身感受的遗址与期望中的差别不大,感觉还好。也有一部分认为比期望的差,失望。认为比期望的好,感觉很满意的游客较少。(3)是否赞同文化遗址改造图11体验浓厚的文化底蕴纯粹为了购物为了休闲娱乐0%10%20%30%40%50%60%70%差别不大,感觉还好比期望的差,失望比期望的好,很满意系列1如上图11,绝大多少表示不赞同文化遗址改造,赞同改造和表示无所谓的游客比例相当,且占少数。这个结果与对居民的调查差别较大。(4)做出以上选择的考虑因素图12考虑因素如上图12,约70%的游客从保护文化遗址方面考虑,其次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考虑经济方面因素的占少数。(5)文化遗址改造前后价值当面图一三价值提升方面如上图一三,1/3以上的游客认为改造后遗址在文化宣传方面的价值提升最大,在经济增长方面也是如此,较少人认为在游览价值方面的提升最大。图14价值降低方面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赞同不赞同无所谓系列1经济方面保护文化遗址方面对周围环境影响方面游览价值经济增长文化宣传如上图14,大部分游客认为改造使得遗址的商业气息变浓,而文化气息相应减弱。较少的游客认为改造后游客太多将导致保护不力。(6)政府在决定对文化遗址采取措施时需不需要听取民众的心声?图一五如上图一五,达98%的游客认为政府在决定对文化遗址采取措施时需要听取民众的心声,极少游客认为不需要。这个结果很明显的反应了游客的态度。(7)对待遗址的正确态度图16对待遗址的正确态度如上图16,绝大多数的游客认为对待文化遗址的正确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