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远离火灾爱生活,远离火灾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2、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灭火设备,并熟悉它们的使用方法3、介绍火灾中的自救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二、教学内容:火是一个文明的象征,是改变人类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3月24号,北京奥运会的奥运火种在希腊取得之后,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循环传递,此时的火,是神圣的火,是全世界文明的象征。可以说,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简单的来说,火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可以给我带来光明,印象最深的因该是大家学过的那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火可以创造文明,然而,如果我们不对火进行正确引导的话,也可以毁坏文明,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00年3月27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万发乡中学发生的火灾、2001年5月21日,英国伦敦市中心的市立大学发生的火灾、2003年的俄罗斯友谊大学的火灾等等,对我们来说,无不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一)重大火灾事件介绍1、运用教学挂图和一些照片(可在网络中寻找),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以及,火灾后的现场图片,让学生看了以后,谈谈观看之后的感受。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庭里的一些火灾隐患,对他们提出的安全隐患,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解决,强化安全意识。总结:1、家庭用火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都在晚上或无人在家的时候。2、发生火灾的原因:⑴、厨房用火不慎⑵生活、照明用火不慎⑶吸烟不慎⑷小孩玩火。3、校园火灾发生的原因:1、违章乱拉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2、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热器、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3、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4、在床上燃点蜡烛,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5、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6、违章使用各种灶具,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7、实验课实验中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导致电气设备或线路超负荷,造成火灾;8、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9、建筑物或设备接地不良,雷击引起火灾。(二)火灾的类别。1、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2、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三)认识常见的灭火设备挂图和实物相结合教学1、分清灭火器上的标识,并了解那么标识的意思。2、了解常见灭火器分类及其使用范围①清水灭火器:它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麻、纺织品等的初起火灾。②泡沫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③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④1211灭火器:液化石油气灶以及钢瓶上角阀,或煤气灶等处的初起火灾,也能扑救火锅起火和废纸篓等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灾。⑤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3、根据不同火灾特征选择不同灭火工具。(四)、发生火灾怎么办1、采用正确的灭火方法或选用适当的灭火工具积极扑救。在密闭的房间内起火,未准备好充足的灭火器时不要打开门窗。2、拨打电话“119”报警。简要说清楚地点、火势、报警人姓名及使用的电话号码。3、报警后派人去街道路口迎候消防车。(五)、家庭安全要经常自查(1)、电线有无老化、裸露,电气线路有无超负荷使用。(2)、电气线路上的插头、插座是否牢固,是否处于干燥场所。(3)、所用保险丝是否有铜、铁丝代替现象。(3)、电器是否按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4)、电器是否带病工作。(5)、照明灯具是否离可燃物太近。(6)、楼梯、走道、阳台是否存放易燃物品。(7)、家中是否存放超过0.5公斤的易燃易爆物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