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政治协商协商助推科学发展第一篇:制度保障政治协商协商助推科学发展制度保障政治协商协商助推科学发展乔协室近年来,硚口区政协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的政治协商实践路径,在XX市率先出台了《关于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有力促进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解决了基层政协何时协商、协商什么、跟谁协商、怎么协商、如何转化成果等难以把握的实际问题,全区“制度建设保障政治协商、刚性协商助推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受到了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国政协》杂志专题报道了《“刚性”制度促协商》的做法。一、夯实思想基础,形成协商认识的一致性。始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高度来认识政治协商,注重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铺垫性工作,坚持和依靠区委、区政府在政治协商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全区上下形成广泛的政治协商共识。积极推进政协理论的普及和宣传工作,专题向区委提出在全区普及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建议,得到了区委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区委明确规定把全国“两会”、省市政协全会精神作为区委理论中心组每年集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把人民政协理论列入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教学计划以及区属各级党组织中心组的理论学习计划,不断营造全区社会各界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和整体合力。2009年区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把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作为整改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改中进一步树立了制度性协商的新理念,澄清了一些同志或多或少地存在的“政协政治协商靠会议、走程序、太麻烦、难统一、容易延误时机”等模糊认识,改变了“想起来就协商,想不起来就不协商”甚至以通报代替协商、以个别问题交流代替重大问题协商等传统做法,协商意识实现了从被动协商向主动协商的转变。第1页共20页二、加强方案策划,增强协商计划的针对性。针对《实施办法》细化明确的协商内容和协商形式,精心制定年度政治协商方案,确保政治协商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结合区党代会报告、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结合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重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方案和决策部署、应对各类重大危机的预案和实施方案等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结合区委提出的有关重要领导干部的人选,结合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问题以及区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结合有必要协商的其他重要问题,合理确定政治协议题,根据协商议题的性质、内容、范围等具体情况,本着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的原则,灵活选用政治协商的具体形式。在协商议题方面,区委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议题,由区政协主席会议根据区委年度工作重点和区委提出的协商计划研究确定,报经区委同意后执行;区委在区政协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由区委统战部提出议题,报区委审定后执行。在协商形式方面,采取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双月座谈会三种主要形式,开展区委同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通过区政协全体会议、区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区政协主席会议、区政协常务委员专题协商会、区政协党组受区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区政协秘书长会议、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由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参加的内部协商会议等八种形式,开展区委在区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政治协商。科学合理的协商计划使参与范围不同,协商层次各异,取得良好的协商效果,促进了区委区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如在“两型社会”建设、都市工业区管理体制创新、张毕湖和竹叶海开发利用、加快旧城改造、宗教遗产保护、化工企业搬迁、教育资源整合、社区卫生发展、推进和谐拆迁等重难点问题上开展不同层面的协商,许多协商意见进入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对于完善壮大“三大产业”、推进“四大改造”、深化“五大行动”的总体发展思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三、遵循工作程序,确保协商组织的规范性。严格遵循《实施办法》规定的前期准备、组织协商、报送第2页共20页意见、跟踪反馈等协商程序,切实把政治协商环节放到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使各方面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