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从爱国激愤到制度寻思75-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5同上第352-356页。6《破天荒之工人总同盟罢工》,《晨报》1919年6月12日。7《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第35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北京。8李大钊。《中心势力创造论》,《李大钊文集》465、466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北京。9梁漱溟。《论学生事件》,《每周评论》第22号(1919年5月18日)。10北京《晨报》。《学生事件和国家法律问题》,《每周评论》第22号1919年5月18日。11知非。《评梁漱溟君之学生事件论》,同上。12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第1卷第1号。13高一涵。《共和国与青年之自觉》,同上。14参阅拙作《孙文在辛亥革命后第一个十年的迷误》,《现代论丛》第一辑。15陈独秀。《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每周评论》第23号,1919年5月26日。16胡适、蒋梦麟。《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晨报副刊》1920年5月4日。17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1日。18《胡适来往书信选》上第356-357页,中华书局1979年北京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