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2题。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1.诗歌一、二句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3.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请结合本诗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筝声”之“悲怨”的。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答:(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1)两首诗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哪一种共同的情感?(2)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所用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二、语言运用7.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加点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咎)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0.2016万卷作业九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时间顺序。(1分)营造出一种阔大、静谧的意境。(1分)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黄昏时分的边境辽阔荒远;日落而星出,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边境的夜晚格外静谧;星空夜转低垂,时闻在缓缓推移,静夜在慢慢加深。从日落到星出、星移,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境界。(3分)(意近即可)2.“候”字。(1分)“候”,等候之意,表明连营军士准备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出战迎敌。(2分)“候”字写出战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3分)3.“独”是孤单的意思,“空”是空旷,寂寥的意思(2分)。渲染了亲友离别之后孤单,寂寞,苦苦相思的凄清伤感的氛围。(3分)4.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1分)在颔联中描绘了一幅墓春时节,风逐柳絮,鸟儿哀鸣的伤春画面(2分)。在颈联中描绘了灯下只影落泪,搂头伥立相思的凄凉场景(2分),以生动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筝声之“哀怨”。(1分)5.(1)分别是“明”和“出”。(2分)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3分)(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3分)作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