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期末留抵税额的定义期末留抵税额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对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差额,即增值税进项税额期末结余。具体来说,期末留抵税额是指在月末或季末时,企业应将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进行比较,如果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则差额即为期末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的产生原因•期末留抵税额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在购进货物时,支付了增值税进项税额,但并未全部销售出去,导致进项税额结余;二是企业在购进货物时,并未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但销售货物时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导致进项税额不足。期末留抵税额的计算方法期末留抵税额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即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去销项税额的差额。如果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差额即为期末留抵税额;如果进项税额小于销项税额,差额即为应交增值税。在具体计算时,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如免税销售、出口退税等,这些情况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计算。CHAPTER销项税额的影响销项税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产生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如果销项税额增加,意味着纳税人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增加,期末留抵税额可能会减少。销项税额的影响还与纳税人的税务筹划策略有关。如果纳税人能够合理规划销项税额,比如推迟销售或分解销售等,可以减少应纳税额,从而增加期末留抵税额。进项税额的影响进项税额是纳税人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时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进项税额增加,意味着纳税人可以抵扣更多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可能会增加。然而,进项税额的影响也与纳税人的税务筹划策略有关。如果纳税人能够合理规划进项税额,比如提前购买或集中购买等,可以增加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从而减少应纳税额,增加期末留抵税额。期初留抵税额的影响期初留抵税额是指上期期末留抵税额在当期的延续。如果期初留抵税额增加,意味着纳税人可以在本期抵扣更多的进项税额,从而减少应纳税额,增加期末留抵税额。期初留抵税额的影响还与纳税人的税务筹划策略有关。如果纳税人能够合理规划期初留抵税额的使用,比如优先抵扣本期需要支付的进项税额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期初留抵税额,从而减少应纳税额,增加期末留抵税额。CHAPTER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交税费”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应交未交的各种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进项税额转出等情况。“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未交增值税的金额。会计分录的编制记录当期进项税额123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科目。记录当期销项税额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结转本期未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期末留抵税额的结转计算留抵税额根据当期进项税额减去销项税额,计算出留抵税额。期末对账核对当期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确保账目一致。结转留抵税额将留抵税额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CHAPTER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务处理政策规定申请条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末留抵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且两者差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时,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企业应符合国家有关税务法规和规定,且会计核算规范、真实、完整,才能申请期末留抵税额退税。申请材料申请流程企业应提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末留抵税额退税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财务报表等申请材料。企业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规定的材料。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符合条件的予以办理退税手续。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务处理政策规定申请条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期末留抵税额是指当期销售收入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且两者差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时,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企业应符合国家有关税务法规和规定,且会计核算规范、真实、完整,才能申请期末留抵税额退税。申请材料申请流程企业应提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期末留抵税额退税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