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读后感七一建党节前夕,我重温了《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重温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远跟党走。让党旗引领我们前进,党的阳光哺育我们成长,坚定信心,勇于奉献,爱岗敬业,真诚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张思德同志出生在XX省XX县区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XX县区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通过张思德同志的事迹我们知道,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农民的儿子,29岁正值青春年华,面对凶险的境况,仍然关心着他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自己坦然的面对死亡。我不知道这样的事迹,会不会让那些口口声声宣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感觉汗颜,我只知道:这样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我这个九零后的青年。这个事迹连同抗洪抢险中的军人身影、抗震救灾现场的红旗、非典笼罩下的白衣、暴雨中交警额头的汗水、烈日下环卫工人的疲惫,组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冲击着我的心灵,这些普通的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们,在我的心中环绕着一种比明星更加耀眼的光环,让我心里满满的感动。不要抱怨平凡的岗位,别去埋怨枯燥的工作,爱岗、敬业,只要心中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让人民满意的承诺,即使平凡如你我一般,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可是,坐而论道容易,身体力行很难。为人民服务也是如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重要论述,这短短的一句话,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新要求,也为服务人民提供了重要的实际的为人民服务的标尺。不管是领导平民,有权无权,严以修身则身正,严以律己则无私;谋事要实第1页共4页则冷静,做人要实则通达。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真正用心去工作去服务,真的能收获很多灿烂的微笑和满意的眼神,这才是对我们服务的最好的褒奖。当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业正处于最好的时期,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畅快通达,汽车保有量年年激增,我们这一个个小小的收费窗口像珍珠一样被高速公路串起,我们每天和一辆辆汽车一起奏起雄壮的高速交响。我们不仅要为国家投资建设服务好,还要为每一位驾驶员服务好。横杆升降之间,绽放灿烂的笑脸,收卡递票当中,伴随温柔的语言,把每一位驾驶员当成自己的家人去服务。要相信,你的温柔和微笑会在他们稍显枯燥的高速路上,带给他们温暖,而他们会将这份善意和温暖传递出去。新时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是高速公路人,我在张承高速承德管理处大滩站竭诚为您服务。祝您一路平安,幸福通达。【二】1944年9月,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作了名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悼念这位倾尽一生为人民、为国家服务、奉献的英雄。《为人民服务》与《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著名的三篇短文,均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我看来,为人民服务,既是张思德同志一生践行之道,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引导作用。下面,我想谈谈自己从《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获得的三点感想和启示:一是克己奉公,即克制自己的私心,以公事为重。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面临各种金钱和物质的诱惑,需要在种种利益之间做选择,如果缺少克己奉公之力,就好像失去帆和舵的船只,必然会迷失方向、停滞不前,甚至搁浅、沉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回首历史,有三过家门不入一心治水的大禹;奉命于危难之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再看今朝,有位卑未敢忘国忧的牛玉儒,人民公仆孔繁森。他们一心为公,尽忠职守,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