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故事》读后感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特别有趣的且非常有意义的书,最让我感觉特别的是主人公。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的妈妈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因为胆子太小,不会上下车,所以骑在马路上就摇摇摆摆。所以小男孩每天都要护送他妈妈上下班。也就是他妈妈在前面骑,小男孩在后面跑。让他妈妈觉得没有危险,就这样每天上午下午的跑着。过了一段时间,他妈妈骑车不害怕了。就在半年以后,小男孩因此成了田径队队长,在田径各个项目中得到很多奖。看完这本书,我有着很多感慨,小男孩的年龄和我一样大,小男孩却一直保护着他的妈妈,顺便练习跑步,最后的结果一箭双雕,而我却一直在妈妈的羽翼长大,什么事情都由妈妈去安排,自己就像一个小木偶一样照做,但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我真的“活过来了”,这是真的,虽然有许多这种类型的书籍,但最打动我的就是这本了,请不要不相信我。看这本书时,我笑过哭过,甚至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爱自己的妈妈,答案当然是:是的。可是小男孩对自己母亲的爱是让人感觉心疼,感觉那是单纯的,在有危险的时候,他没有退缩,而是一直保护自己的妈妈,不顾自己的危险,挡在妈妈身边,只需一句话“妈妈……扶好……龙头。”这个时候,他却不是说:“妈妈,你怎么不慢点呢,没看见我这么辛苦吗。”甚至如果是我,我想以我的性格,我也会责备妈妈吧,小男孩真的很爱他的妈妈,最后也可能是因为他的爱,感动了上天吧。孩子帮助妈妈是不是只是一个小小的作业。是不是孩子在没有人提醒时不该做的事呢。仔细回想我们的种种行为,连我这个当事人应该也感觉特别头疼了呢,孩子帮助妈妈是孩子的本分,别说帮助了,孩子做家务是应该的,是他们应该常做的事,所以,我现在也是十分的悔恨,过去的时光是自己不懂事吗。不过,我们还有未来,我们还会成长。我还在这个男孩身上看到了查理·贝尔的身影,他曾任麦第1页共7页当劳的执行总经理,而他以前却只是一个打扫麦当劳厕所的一个小员工而已,在大多数人眼中一个打扫厕所的人可能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不足为道的一个人,可谁又会想到他的未来是如此光明呢。他说过一句话:“一件事,你可以不去做;可是如果你做了,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现在不珍惜眼前的亲情,不珍惜眼前的机会,何来的春秋大梦呢。人类总是喜欢得不到的,那么如果你曾经得到了,但是把握不好,失去了,那你可能后悔还来不及了。珍惜亲情很重要,看重机会也重要。第二篇:十三岁的秘密读后感读十三岁的秘密有感成方圆初读此书,只觉得文章内容很幼稚。可是越读越沉迷于其中,那不是幼稚,那只是很清楚明白的写出了我们的心理,而我们正是幼稚的,十三岁的我们只是固执的想要摆脱这种幼稚罢了。主人公宝宝的家乡是个专门养蚕宝宝的地方,于是她的妈妈给她起名叫宝宝。她十三岁的时候,妈妈离开她去外地帮助爸爸工作,便把她寄养在自己的过房娘(干妈)家里,家里人都不给她好脸色看,唯有沈莲对她百般呵护,才让小小的宝宝感受到了温暖。宝宝转学后,认识了自己的同桌,青豆——一个很有性格很固执的小姑娘,不久她们便成为了死党,形影不离,青豆在宝宝十三岁的青春中无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谁的青春还不都是这样呢。谁没有一两个情同手足的朋友呢。她与青豆无话不说,她们一起做够许多离谱但却装满梦想的事情,宝宝也在友情中渐渐蜕变。文中对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宝宝的外公了。宝宝的外公对宝宝很疼爱,有一段时间宝宝和外公居住,外公早晨给宝宝梳辫子,第一天数的歪歪扭扭的,极其难看,宝宝放学回来之后很生气。结果外公就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用稻草来练习梳辫子,第二天早晨果真给宝宝输了两只漂亮的麻花辫。在书的结尾中,外公去世了,宝宝非常伤心,看到这里,我也被那温暖的祖孙之情感动了。外公留给了宝宝一只玛瑙镯子,宝宝把镯子当了来整自己的牙,她觉得是外公帮助她完成了十三岁最大的梦想,第2页共7页她也终于在磕磕绊绊的成长路上看见了美好。宝宝经历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最不希望经历的事情。转学,寄人篱下,妈妈离开自己去打工,和最要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