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今天,我怀着无比崇高的心情观看完了《建军大业》。这部《建军大业》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分别是为献礼建军九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与建党九十周年而拍摄的影片,也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征程给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出来。其中,不仅有革命历史人物的写照,也有恢弘的战争场面以及革命党人肝胆相照,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场面。总之,看完这三部曲,我不禁为那个时期的革命党人的坚定信念而震撼和感动。后悔自己怎么这么晚才到这三部伟大的电影。今天,就让我借着这次实践报告的机会来谈谈我对这三部电影的最后一部《建军大业》的观后感。《建军大业》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蒋介石与汪精卫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加之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保守主义的阻挠下,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刚看这部影片,你就会为这部《建军大业》的豪华演员阵容而感到震撼,几乎没几分钟就会出现一个你比较熟悉的面孔,平时在其他影片当中担当主角的明星,在这部影片也有可能会沦为跑龙套的角色。影片总体看下来,你会看到众多的革命党人为建立新中国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能体会到当时的中国国内的情况是有多么的糟糕。军阀混战,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为各自的利益全然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只要你反对他们的政策,他们就会对你展开惨无人道的屠杀,在这部《建军大业》影片的开始,就是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屠杀手无寸铁的起义学生的场面。而共产党内部由于李大钊同志的牺牲,也让当时的一部分共产党人意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于是一场决定党甚至决定中国命运的起义正在悄然的准备着。终于,在克服了一切困难险阻之后,最终,以周恩来,贺龙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武昌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这就是改变中国历史的武昌起义。而武昌起义也是这部影片的第1页共4页第一个高潮部分。炮火漫天,血肉横飞,谁都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不是自己,但是他们依旧无所畏惧。他们用血和肉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中国,他们也让我们明白,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有多么的来之不易。虽然,过程依旧是艰难的,但是,他们最终胜利了。他们最终占领了南昌,同时也向国民党宣告: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但是,南昌起义也仅仅是个开始。革命道路依旧面临着重重险阻,蒋、汪政府迅速联合起来,妄图把共产党的胜利果实扼杀在摇篮之中。他们迅速集结了数倍于共产党的兵力,对共产党进行镇压。而共产党虽然取得了南昌起义的胜利,但是与国民党的差距依旧是巨大的,所以,不得不紧急从南昌撤退进军广州。而影片的第二个高潮,也就发生在这个途中。在共产党人南下广州时,面对着国民党的穷追不舍,第9军副军长朱德为给主力军南下争取时间奉命率领三千战士在三河坝阻截国民党钱大钧两万余人。面对着比自己多出数倍的敌人,朱德沉着应战,用仅仅三千的兵力硬生生的阻击了钱大钧的部队三天三夜,为大部队的撤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但在坚持到第三天时,共产党的战士们终于在拼的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命令部队全面撤退。此时,朱德决定留下两百人继续留在这里阻击敌军,但是,谁都知道,此时留下,再活着出去的机会几乎为零。所以,朱德下令:父子上阵的,父亲留下,儿子先走;兄弟上阵的,兄长留下,弟弟先走。可是面对着这样命令,竟然没有一个战士想主动退出,他们都请命让自己留下阻击敌军。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他们的牺牲精神而感动。而留下来的战士也确实完成了任务,不过却付出了全军覆没的代价。当最后一个战士拉响了事先藏好的炸药后,他们和攻击的敌军同归于尽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投降,没有一个人当俘虏。当爆炸声响起时,率领部队撤退的朱德知道,和他们同生共死的兄弟们,已经牺牲了。朱德强忍着泪水,和其他战士们一起,朝着三河坝的方向敬了一个军礼。而剩下的人,则带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继续前进;;第2页共4页《建军大业》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