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史》读后感史蒂芬o霍金诞生于1942年1月8日,这天正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而牛顿又恰巧诞生于伽利略逝世的那一年,这似乎暗示着霍金一生的使命。《我的简史》描述了霍金一生中重要的一些事件和理论成果,用平和易懂的方式,向大家阐述了一位殿堂级物理学家的精神世界。他虽是一名坐在轮椅上的肌肉萎缩症患者,但他所取得的伟大理论成果,却不会被禁锢在轮椅上,不得不让人叹服和肃然起敬。霍金在21岁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被确诊患有不治之症——肌肉萎缩症。他在自传中描述道:“但是我没有死,尽管我的未来总被乌云遮盖,我非常惊讶的发现我享受生活”。有人说,上帝每关上一扇窗,就会打开另一主扇窗。而霍金打开的这扇窗足够大,和无边界的宇宙联系在一起。他思索的是浩瀚的宇宙:它的起源、结构和本质。他是一位影响世界进程的大科学家,是国际物理学界的超新星,被喻为是“当今的爱因斯坦”。他从研究黑洞出发,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大爆炸理论,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时间简史》是霍金先生向普通大众传播时空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他说:“我希望它成为在机场书店就能买到的那类书”。果不其然,他的《时间简史》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列名达到147周之久,在伦敦《泰晤士报》畅销书榜黎明更是长达237周之久,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了超过以前万册。虽然霍金先生尽可能用最简朴生动的语言阐述物理学家对宇宙的了解,对万物理论的掌握,深入简出地表达其对时空以及宇宙的看法,但许多抽象的概念还是成为了我阅读的阻碍,以致我还是无法完整准确的理解其中原理,更不敢不懂装懂歪曲原意。但即使是最粗浅的理解和认识,也足以改变我原有的时空观念和认知模式。霍金先生指出:“时间仍然局部地增加,但现在已存在可能性:时空被弯曲的这么厉害,人们可以沿着一条路径前进,该路径会将他带回到他出发之前”。换言之,如果我们可以时间旅行,我们就能够回到过去的时间。或者我们可以从这个星第1页共8页球到另外一个星球去。我们从现在回到现在。过去的某一时刻的时间和空间仍然在某个地方以某种形式存在,如果我们回到过去采取行为改变重要的发展历史,那么世界将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霍金先生的时空理论引出的联想是绚丽的,是壮阔的。在我的理解范围内,时间是一种过于复杂的概念。可以抽象地把它说成是伴随在我们身边的一种物质,尽管它无从捕捉,却又确实存在。也可以实化成身边的一切物质,也许你发现不了,但他们确实在被时间改变。明知肯定有东西在周围影响我们的生活,却终究看不清究竟是什么。虽然目前没有时光机让我们穿越时空,验证霍金先生的理论,但我相信时间是自身存在的而不是逐渐消逝的,至少我现在这么认为。霍金先生得病以后,体重还不到40公斤,不仅不能够站立、活动,连说话都是要靠特制的计算机语言系统,讲的是带有金属腔调的话,其命运无比悲惨。但他用行动给了我们答案。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坚强的意志,生命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干枯的水井,那么,因为他坚强的意志,生命变得泉涌不断,水光接天;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荒寥的沙漠,那么,因为他坚强的意志,生命变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人生旅途中,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挫折,但是,只要想想霍金,他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成为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比起霍金,还有啥困难不能够克服的呢。我们要坚信,命运由自己掌握,让我们怀着坚强的信念,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人生的旅程,追求自已的理想吧。第二篇:霍金《我的简史》读后感《我的简史》读后感提到史蒂芬。霍金,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名坐在轮椅上的物理学家,而且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诞生于1942年1月8日,这天正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而牛顿又恰好诞生于伽利略逝世的那一天,这,似乎都暗示着霍金的一生。这本简明,风趣,坦诚的自传让我们了解到了不一样,难得一见的霍金。第2页共8页说霍金在小时候的绰号为爱因斯坦和爱追根究底的小男孩,这一点也不假。在霍金十几岁时,他就建造了飞机模型,船模型,后来他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