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读后感VIP免费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读后感_第1页
1/18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读后感_第2页
2/18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读后感_第3页
3/18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读后感近日从网易“读书”栏目中搜索书籍时,发现了一本名叫《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的书,因为我比较关注有关大国崛起的话题,而我们国家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所以我便饶有兴趣地阅读起来。《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全书共分三章,38400多字,内容虽然简短,但下笔有力,横贯古今、融汇中外,引经据典、纵横捭阖,事实充分、论据充足,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读完此书后,我直接的感触是要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从思想上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通过深入阅读,我还认识到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强大,还需要文化的繁荣发展。公元1500年后陆续崛起的一些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还有前苏联,他们分别靠着海洋文化、商业文化、工业文化、文艺复兴、创新文化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迅速成长为地区乃至全球性大国的。虽然这些国家的国情不同,但他们成长为一个大国、强国,除了殖民和掠夺因素外,还有一个共同因素,那就是先进文化起着根本性地推动作用。也就是该书阐述的一个观点:“500多年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化,谁就能走在世界的前列,谁就可能成为世界性强国”。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发动机。人类文化自文明起,而文化发展却催生新的文明。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然文化也博大精深。古老中国从社会制度、人文思想、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科技发明、商业贸易等方面领先于世界许多其他国家,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丝绸子路”、“四大文明”和郑和下西洋,曾经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非同一般。然而,自公元16世纪起,我们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位置逐渐被西方文明所取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的逐渐衰落。首先,沿袭近两千年的封建第1页共18页社会制度造就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资料掌握在统治阶级和大地主手里,蕴藏在底层人民身上的生产力无法被创造和释放出来,使中国社会长期处于牛马耕作和手工作坊式的自给自足经济阶段,造成物质基础和物质文化的薄弱;其次,统治阶级奉行的封建专制制度、宗教迷信和推行的儒家思想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皇权天授、人生轮回、“三纲五常”这些统治阶级宣扬的腐朽观念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愚昧和认知上的落后,使整体国民素质低下,弱化了先进文化滋生的土壤;再者,统治阶级的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制约了社会的改革和创新,以天国自居的统治阶级既不接受也不允许外来文化的进入,更不进行自身兴利除弊的改革,特别是清中后期实施的闭关锁国政策,更使国家错过了引进世界先进文化、追赶先进文化、改造和提升自身文化的大好机会,最终造成国门洞开、落后挨打,国家积贫积弱。读完《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一书,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和西方以文化促强的历程,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认知我国当前文化发展短板,我才真正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讲过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当时的国力经常用一句成语来概括,那就是“一穷二白”,穷指的是经济,白指的是文化。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虽然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制度上的,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并以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为基础的,但毕竟我们的文化曾滞后于西方先进文化几百年,所以至今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文化软实力建设还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由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