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本框题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学习发展的观点,包括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发展的实质,说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而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学生分析高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对事物的认识易出现偏激和偏差,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若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三、设计思想本课力争在教学过程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景,以循循善诱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2)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创设具体的情景作为载体,用心爱心专心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发展的实质2、难点: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教师设问: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教师引导: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教师:是的,由于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学生回答:因为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所以败。生答:荆人的失败在于,没有将事物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未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情景设置,疑问导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树立愿意与教师沟通的意识。用心爱心专心多媒体连续播放多幅画面。包括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教师设问: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大领域?教师设疑:辨别这些画面分别属于哪一领域?教师总结: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生答: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学生回答: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属于自然界领域;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属于社会领域;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属于思维领域。启发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导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用心爱心专心(一)、发展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的普遍性包括三个层次: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课堂探究: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②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教师提示: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讲的发展的普遍性?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为一组。复习联系的观点,指出联系与发展的关系。学生思考学生回答:(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