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调整结构,启动内需,促进发展》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国家的宏观调控;双稳健政策;正确的消费观◆重点:双稳健政策;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难点:双稳健政策◆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讲解法结网法◆教学过程:◇启发引导,析考纲考场回眸,析考纲:略教材回归,建网络◇尝试指导,破考点1.尽管居民储蓄总额不断增加,但2001年以来,我国的消费年均增长率仅为10.7%;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2005年第4季度城镇储户的调查显示,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继续减弱。对上述现象的正确认识是(B)①居民对改革开放的前景持悲观态度②过高的储蓄总额和增长速度弱化了消费对经济增一、综合采取措施,启动内需(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我国产品结构落后,不适应市场需求,制约消费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2)消费对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消费影响生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调整结构启动内需促进发展启动内需交换方面分配方面生产方面宏观调控经济杠杆经济政策适度投资相互制约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生产决定正确消费观维护消费者权益消费内容要求影响影响影响因素其他因素根本因素政府投资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保有压带动和鼓励民间投资增长积极引导实施指导税收利率信贷长的拉动作用③要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④消费快速增长才能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2006年1月11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追踪了“超级女声”的整个产业链条,并估算出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6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级女声”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这说明(D)A.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B.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C.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消费从众心理D.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2005年1—9月份中美两国投资和消费率占CDP的比较投资率消费率美国10%左右60%中国46%左右43%注:2004年我国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5%,与我国GDP增长差不多的印度大概在24%左右。上表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B)A.要进一步增加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B.要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C.投资比重大使得我国发展大大快于印度D.要进一步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我国消费需求不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必须采取有利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3)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就必须大力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4)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统一。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保体系。二、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⑴实现双稳健的经济政策⑵用好税收、利率、信贷等经济杠杆。4.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不同行业采取了不同措施。如国家继续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而对部分住房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对农业和房地产业采取不同措施,是政府在()①弥补市场调节资源的缺陷②进行经济结构调整③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④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活动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效果回调,提能力(2003年江苏广东第39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9分)表1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20018.5%4.2%200213.4%4.8%表2我国消费与投资(单位:亿元)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指标2001年2002年指标2001年2002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其中:城市消费零售总额县及县以下消费零售总额3759523543140524091125898150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国有及他固定资产投资集体经济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68982640151895308432023102059016280注: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