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解方程(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2、明确移项法则的依据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归纳移项法则.使学生逐渐体会移项法则的优越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引导学生反思,从而自觉改正错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教学方法探讨、交流教具多媒体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学情分析本大节解方程分三个课时,每课时所完成的具体任务不同.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分析、观察、归纳出用等式基本性质一归纳出移项法则简化方程、解方程的步骤.纵观本节课的安排,无不在内容的呈现顺序上让我们感觉到:数学知识的阶梯性,新内容的学习解答过程,总是借助一些已知的知识与方法,将其转化,让旧知识服务于新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做)。(1)3X=2X+7(2)5X-2=8解完后,请学生观察:3X–2X=2X+7-2X5X-2+2=8+23X-2X=75X=8+2思考:上述演变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分组讨论)若学生思考一阵后,还不会作答,可作如下提示:从原方程3X=2X+7演变为3X-2X=7,等号两边的项有否发生变化?若有变集备意见个案补充化,是如何变化的?方程(2)也有类似的结论吗?请将你发现的结论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二、感受新知1、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指出:像这样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过程,被称之为“移项”.板书如下:3X=2X+75X-2=83X-2X=75X=8+2(出示小黑板)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如何改正?(1)从x+5=7,得到x=7+5(2)从5x=2x-4,得到5x-2x=4(3)从8+x=-2x-1到x+2x=-1-8上述例子告诉我们,“移项”要注意什么?(移项时,移动的项要变号,不移动的项不要变号)三、应用新知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例1(1)2x+6=1(2)3x+3=2x+7学生口述,老师板书完成再由学生口算检验。老师指出:1.移项时注意移动项符号的变化;2.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解:(1)移项,得2x=1-6化简,得2x=-5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5/2(2)移项,得3x-2x=7-3合并同类项,得x=4例2解下列方程(1)X=-X+3解:移项,得X+X=3合并同类项,得=3方程两边同除以(或同乘),得x=4随堂练习1可由同学上台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订正。再次叮嘱学生注意符号。[议一议]从刚才的例题和练习中,请学生讨论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基本程序呢?移项合并同类项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四、拓宽新知比比看,谁的解法更简捷,更有创意?解下列方程:(1)8x=9x-3(2)x=-x+3优解(1)移项得3=9x-8x合并同类项得3=x所以x=3(2)两边都乘以4,得x=-2x+12移项得x+2x=12合并同类项,得3x=12两边都除以3,得x=4.解后,由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优劣,渗透等式的对称性:如果a=b,那么b=a,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五、知识纵横(供选做)1、若3x3ym-1与-xn+1y3是同类项,请求出m,n的值。2、已知x=是关于x的方程3m+8x=+x的解,求关于x的方程,m+2x=2m-3x的解。3、合作题:循环小数0.,可化为分数,设x=0.,则10x=3+0.,10x=3+x,9x=3,x=,即0.=,请你的同伴随意写一个循环小数,你把它化为分数。六、教学小结1、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基本步骤?2、能根据题目特征,优化解题过程。作业布置习题5.21,2板书设计5.2解方程(一)一、移项法则二、例题解析例1、例2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课后反思学困生课堂活动设计教研(备课)组长签字教务处(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