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思考内容提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为此全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在每一个单元之后均设置一节综合探究课。本文主要就综合探究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和途径作些探讨。关键词:新课程综合探究课思考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探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出一代适应21世纪飞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为此,全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在每一个单元之后均设置一节综合探究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在一年多的综合探究课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探究课,笔者试图作些探讨。一、综合探究的含义与现实意义所谓的综合探究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课题,以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它是一种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从多角度、多层面,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与方法去探讨和研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过程,培养主动探讨精神,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综合探究课的设置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它是新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对传统被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和创新,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二,在探究活动中,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活动中感受到知识的熏陶,体验探索的快乐,得心灵的净化,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品质。第三,在综合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从学习内容看,综合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探究活动,这有利于他们差异发展,培养修改特长。第五,从学习资源看,探究性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个人经验都纳入其中,这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用心爱心专心二、“综合探究课”尝试中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形式多样、方法各异的综合探究课能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的教学行为问题。(1)教师观念问题。新课程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而综合探究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仍有部分教师没有摆脱原有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过去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影响,仍然固守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和应试观,忽视综合探究课的真正价值,认为把时间花在综合探究课上太不值得,不仅浪费老师时间,更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甚至于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这些老师化整为零,把综合探究课以知识条目的形式纳入到正课中,使生动的探究活动局限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影响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使综合探究课虚无化。(2)教师能力问题。综合探究课的实践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挖掘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强的组织指导能力,多元化的的知识结构等,可是一些老师由于在这些方面能力不足,导致在整合教材时,感觉困难很大,力不从心,教学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难度,找不到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口。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也不能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的引导,更有甚者,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只做“旁观者”“评判者”,并没成为学生的“管理者”“促进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影响了综合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极大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