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现代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知道有哪些机构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懂得依法解决消费者和经营者争议、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般程序。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认清问题的本质,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目的在于提高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也要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等违法经营行为作斗争的能力。觉悟方面: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增强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在自己权利受到损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二是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违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现象作坚决的斗争。三是作为消费者既要享受合法权利,又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教学重点消费者权利的主要内容,权利实现的形式和途径。●教学难点消费者合法权利产生的客观依据。●教学方法运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运用讲解法,启发提问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漫画导入,多媒体显示漫画“鸡饲料”)[师]同学们仔细看,图中人物正在用买来的“鸡饲料”喂鸡,吃过“饲料”的鸡有的已经倒下,有的脱光了毛。这到底是鸡饲料?脱毛霜?还是毒药?这倒使我想起了假种子、黑心棉、有毒大米、假酒假药等一系列假货。如此之多的假货劣质货,如此恶劣的坑人害人事件。作为国家、作为消费者该怎么办?鸡饲料[生]国家必须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必须学会依法自我保护。用心爱心专心1[新课教学]三、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板书)请看资料(多媒体显示)材料自2000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大会以来,中国消协推出了两项重要活动,一是首先推出中国“3·15”志愿者活动;二是首次设立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支持基金。(画面切换)九州关注消费者:各地市场人潮涌动;商家、厂家、专家设置的咨询服务点遍布大街小巷;12315投诉电话响个不停;打假活动成绩显著;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名优产品昭示天下……[师]根据画面内容,思考中国消协为什么要推出这两项重要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生]消协开展这些活动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市场上作为弱者的消费者。[生]保护了消费,也就保护了消费者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也就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师]所以,消费者积极参加了这些活动。那么,为什么商家、厂家也热心于这些活动呢?[生]我想这些活动对商家、厂家也有利,但有哪些利处呢?我不是十分清楚。[师]至于有什么利处,待会儿我们分析。但就对消费者、经营者都有利而言,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然的。1.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板书)(1)消费者的主导地位决定其合法权益必须要受保护。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消费者占有主导地位,生产经营者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安排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但事实上有的生产者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灾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多时候不仅得不到保护,反而屡屡被侵害。消费者作为“上帝”和主导者的地位远远没有得到肯定和保护。(2)消费者对生产的支配作用决定其合法权益必然要被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偏好自由选购商品,并将这种意愿和偏好传递给生产经营者。生产者在获得这些信息后,就会调整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生产者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如果不这样做结果会怎样?[生]生产者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把产品卖出去,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收入和利润。而要把产品卖出去,就必须为消费者所需要,所以当然得依照消费者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经营。[生]对。如果不这样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