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学科关键能力提升7讲义(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第二册地理教案VIP免费

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学科关键能力提升7讲义(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第二册地理教案_第1页
1/7
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学科关键能力提升7讲义(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第二册地理教案_第2页
2/7
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学科关键能力提升7讲义(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第二册地理教案_第3页
3/7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学科关键能力提升7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典例1(2019·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月考)读“某假想地城市分布图”,回答下题。城市④形成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丰富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气候条件优越D.铁路枢纽,交通便利答案D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哪些信息?答案盆地地形。①处地形平坦;②处有石油,有铁路;③处多条铁路交会,有河流;④处有两条铁路交会。典例2(2018·全国文综Ⅱ)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下题。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答案C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与本单元相关的哪些信息?答案澳门北部、中部、西南部都有山丘地形分布,东南方向地势较低,无丘陵地形且有大片土地。典例3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过程。城市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等。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该城市发展早期的主要农业基地可能是()A.林木基地B.果蔬基地C.粮棉基地D.禽蛋基地(2)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图中不能直接表达的是()A.由劳动力数量需求向素质需求转变B.工业地域由传统工业区向新兴工业区转变C.交通运输由单一方式向综合方式转变D.城市功能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答案(1)C(2)D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与本单元相关的哪些信息?答案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适合种植业发展;早期城市规模小,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现在出现高新技术产业区;出现高速公路,传统工业规模比中期时规模小。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典例4(2019·河北省保定市模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D.农业人口散居区(2)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B.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C.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D.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答案(1)C(2)D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答案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交通和地租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区外移的现象。典例5(2019·河北正定月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以及“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关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与“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模式都增加了水资源利用率B.前者可增加城市大气降水C.下雨时,后者的地表径流量更少D.后者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2)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A.缓解热岛效应B.减轻城市内涝C.提供工业用水D.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答案(1)C(2)C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答案城市化过程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典例6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各殖民者纷纷涌来建立毛皮贸易点,这里逐渐形成自由港,这就是纽约的前身。1825年,伊利运河(连接伊利湖和哈德孙河)竣工,其对美国东部经济及纽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下图为“纽约港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纽约早期建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A.交通B.矿产C.水源D.军事(2)伊利运河的开通对纽约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提高哈德孙河水位B.扩大水源供给渠道C.拓宽经济腹地范围D.加速内陆人口增长答案(1)A(2)C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学科关键能力提升7讲义(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第二册地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