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考纲呈现]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考纲解读]1.知道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重要性。2.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原则,以具体交通工程建设为案例,具体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重点)3.以某地区聚落分布图或交通线分布图为背景材料,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思维导图]考点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交通运输(1)概念: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经济部门,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2)主要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3)基本要求: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4)合理运输(5)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2.现代通信(1)功能:实现信息传递和传播、联络和协调社会。(2)分类: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类别任务影响因素邮政通信利用交通工具和运输网络,传递信函和包裹,目前,邮政业务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多样性,如汇兑、金融、代理等业务地形障碍、自然灾害电信通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音等信息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3.商业贸易(1)概念: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2)作用: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3)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1.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1)原则:“多、快、好、省”。(2)图解:3.不同运输方式距离与运费的关系考向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仔细读图可知,与陆路相比,海运路程更长,不会缩短路程,①错;船比车马运量大,可以增加运量,②正确;海上风浪虽然较大,但是变化具有规律性,相对平稳,可以减少货物破损,③正确;海运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大,灵活性更差,④错。“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2~3题。2.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2000年B.2005年C.2007年D.2011年3.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答案2.D3.B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小汽车出行方式自2011年后快速下降,而同期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比快速上升,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呈现首次上升,由此可以看出绿色出行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2011年,故选D。第3题,市民出行方式变化主要表现为小汽车出行方式占比下降,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上升,出行方式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服务功能和地域范围没有影响,而公共交通运输效率高,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占比的提高可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故选B。考向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2019·太原五中质检)下图示意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