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主权国家》教案新人教版【内容提要】国民收入分配实际上是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对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进行分配,体现了政府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复习本专题时要特别注意国家在进行分配时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高考考点】共12个,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体系构建】(一)财政、税收和银行重要考点:财政的巨大作用;我国税收的作用。突出强调:(1)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2)结合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来把握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的作用。核心问题:国家的分配基本线索:财政、税收、货币政策发挥的作用。讲解:国家分配不同于个人收入分配,它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对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从最终用途看,国民收入最终用于两个方面:积累和消费。根据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注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从分配过程来看,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构成财政。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税收的基本作用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对经济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都应具有“纳税人”意识。财政支出,即对财政收入进行分配。通过财政支出,财政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实施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巩固国家政权。要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国家在进行分配和宏观调控时运用的最基本的形式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前我国实施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确定的。国家通过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居民的投资方式重要考点: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债券与商业保险。1国家分配积累和消费最终用途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实施监管收入支出分配制度个人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社会物质储备财政:稳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制定):从紧的货币政策宏又观好调又控快运用发挥财政作用,实现国家职能主要来源依法纳税突出强调:要结合从紧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个人投资方式的选择等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复习。核心问题:居民投资基本线索:投资方式的选择讲解:常见的居民投资方式,一般包括存款储蓄、购买债券、股票或商业保险等。较普遍的是存款储蓄。银行是吸收居民存款的主要金融机构,是信用中介,加强银行信用中介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我国的银行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不同银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职能。央行是国家机关;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政策性银行主要是落实宏观调控政策。银行的基本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在我国,银行作为信贷中心、转帐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公民存款储蓄是一种信用行为,一种投资行为,也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它能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能调节市场货币流通;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购买股票是当前比较热门的投资方式,股票是股份公司给股东的出资凭证,表明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其价格是根据市场供求而变化的,它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债券是表明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债务证书。不同类型的债券:根据发行者不同,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不同类型的债券,具有不同的特点,人们常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商业保险是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可以弥补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它不同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不是投资行为,而是国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