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力目标练习使用高倍物镜,学习观察活动细胞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观察活动细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难点i.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ii.制作变形虫装片iii.观察变形虫教学方法:讲授、观察、活动法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我们知道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细胞是怎样生活的呢?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又有什么关系?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在水质洁净的溪流或池塘中的单细胞动物——变形虫。板书:一、活动:观察变形虫。1、提出本次实验活动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2、要求学生检查本实验的材料器具。方法步骤: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实验,教师作以下提示:(1)制作变形虫的临时装片。(2)用低倍物镜观察变形虫。(3)低倍物镜下找到变形虫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将视野调试清晰。(4)用醋酸甲基绿溶液染色,然后再观察。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验活动情况组织以下的活动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原因。(1)为什么有些组没有观察到变形虫?请看到变形虫的同学将自己在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将出来。(2)变形虫运动时,它的细胞形态如何变化?(3)变形虫摄食物时,它的细胞发生怎样的变化?(4)变形虫的形态变化与细胞的哪些结构有关?听取教师讲述,并回忆实验活动过程。总结:实验中我们看到,变形虫结构简单,身体只有一个细胞,但是它能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如伸出伪足进行运动;利用伪足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能够把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泄到体外;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发生反应,即应激性等。那么,变形虫是怎么完成这些生命活动的呢?(第二课时)1、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导入:前一节课我们观察了变形虫,也知道变形虫的正常生活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即细胞内物质不能随意向外扩散,外界物质也不能随意进入细胞,但是,变形虫的生活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还要把生活产生的废物排除体外,那么,变形虫是怎样保证这种正常的生活的呢?讲解:细胞膜就是保证细胞正常生活的一道屏障。细胞膜将细胞与外部环境分开,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细胞膜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它既能有选择性的从外界环境吸收细胞生活必需的物质,又能将细胞产生的废物排泄到外界的环境,这样,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生活。2、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导入:刚才讲到,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物质进入细胞以后主要作用是什么?讲解:物质进入细胞后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产生能量。原来,变形虫从外界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是储藏着能量的有机物。变形虫的细胞质中有许多线粒体,线粒体是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它能将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给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利用。3、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导入:变形虫的细胞虽然很小,但是它的生命活动却很复杂,而且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为什么呢?讲解:科学家曾用变形虫做过这样一组实验:将一个变形虫细胞分为两块,一部分有完整的细胞核,另一部分为无核的细胞质团。将分割后的两块变形虫分别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有核部分伸出了伪足,能够摄取和消化食物;也能够生长到正常大小,并能够产生新一代变形虫。而无核部分则生命活动减弱,不能进行运动,不久便死亡。如果在分割后2~3天内向无核的细胞质中植入一个新的细胞核,它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由此可见,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此外,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细胞核在在生物遗传中也起着重要作用。4、提问:既然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那么细胞的其他部分是否就不重要呢?解答:固然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能长久生活下去,但是离开了细胞的细胞质也不能正常生活,可见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