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时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与证明复习教学目标:1、能说出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条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会根据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运算和推理,理解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中点所构造的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3、能运用转化思想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解决,并能运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复习教学过程设计:Ⅰ.【唤醒】一、填空:1、请同学们仿照图中已填写的部分将它们补充完整:2、对角线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矩形。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____________。5、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6、请写出等腰梯形ABCD(AB∥CD)具有而一般梯形不具有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顺次连接矩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形。二、判断:1、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4、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5、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3、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三、选择:1、菱形的一个内角是120º,一边长是8,那么它较短的对角线长是()A.3B.4C.8D.82、梯形的上底长为6cm,过上底一个顶点引一腰的平行线,交下底所得的三角形的周长是19cm,那么这个梯形的周长为()A.31cmB.25cmC.19cmD.28cm3、若矩形一内角的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分的长分别为2和3,则该矩形的面积为()A.6B.10C.15D.10或15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四边形AEFC是菱形,则∠FAB等于()A.45ºB.30ºC.75ºD.22.5º5、下列各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B.等腰梯形、矩形、正方形C.等边三角形、矩形、圆D.菱形、正方形、圆Ⅱ.【尝试】例1、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点C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O,写出一组相等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包括AB=CD,AD=BC)分析:本题是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可采用两种方法:(1)从条件入手,根椐对称性质、全等性质、矩形的性质等,逐步深入分析,发现需要的结论;(2)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可能相等的线段,再论证。解:BE=BC或CD=ED或AB=ED或OB=OD或OA=OE。提炼:折叠的问题实质就是对称的问题,在折叠的问题中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在折痕两侧互相重合的部分是全等的图形,从而可以得到许多相等的边、角。例2、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AD、BC分别交于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分析:由于四边形AFCE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只需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故只需证OE=OF,而这可由证明△AOE≌△COF得到。证:(略)提炼: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题意,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另一种方法证完后还可问学生,还有其他方法吗?注重一题多解,激活学生的思维。例3、如图,两个四边形中,∠ADB=∠ACB=90º,E、F分别是DC、AB的中点。(1)观察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在下面横线上简要写出你的发现(2)试猜想EF与DC在位置上有无特殊关系?如有,请证明;如没有,请说明理由。分析:(1)认真审题,注意图形位置的变化;(2)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连结FC、FD,可得FC=1/2AB=FD,又已知CE=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EF垂直CD。略解:(1)图(2)中Rt△ACB由图(1)中Rt△ACB沿AB翻折180º而得到。(2)EF是CD的中垂线。理由略。提炼:要能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添加辅助线,化难为易。例4、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B=6,AD=8,∠C=45º,有一点P从D向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行动,有一点Q从B向C以每秒1.5个单位的速度行动。问: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QCD能成为特殊的四边形吗?什么时候成为怎样特殊的四边形?分析:由于AD∥BC,四边形PQCD能否成为特殊的四边形,只需看点P、点Q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QCD的对边或邻边能否相等,因此需分情况讨论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