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血液循环教学目标的确定:重点和难点:重点:血压与脉搏的概念。难点: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课前准备:教师:血压计、秒表、教师自制课件。学生:跳绳等。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血压比较抽象,且初一学生没有学过物理,没有压力的概念,对血压的理解较为困难。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能认识到血压及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并通过收集、交流资料能够了解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低血压,并了解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危害。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保健的意义。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明确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流程图:血压的概念测量血压高血压与低血压的危害自我保健脉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汇报实验结果及结论小结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意图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导入新课2、血压的概念3、血压的表示方法。4、测量血压5、高血压与低血压的危害。6、自我保健7、脉搏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学生明确血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学生进行测量血压。并进行数据统计。学生汇报所测量的数据值。并根据老师出示的血压正常值进行比较。明确高血压与低血压的。区别。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回答。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回答。学生进行脉搏的测量展示量血压的图片,导入新课老师归纳血压的概念。出示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概念,及单位。教师出示测量血压的录像片及图片。指导学生进行血压的测量。出示人在安静时的血压正常值。师生共同总结。补充讲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引入下一个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本课先使学生自己判断血压的定义,再进一步总结血压的概念。在了解血压的表示方法后,为下一步测量血压打下基础。亲身感受如何测量血压。通过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亲自感受高血压与低血压的危害,提高对自身保健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教育。在涉及到切脉的历史时,要向学生解释它已经在我们国家流传了几千年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意图主讲教师:学校:授课班级:班级人数:授课时间:课时分配:1课时。8、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9、汇报实验结果及结论。小结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活动。学生对所进行的实验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出结论。学生进行小结,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及收获。教师提示,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老师主持交流。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发现运动与脉搏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由抽象变为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如图所示:这个人在做什么?答:在测量血压。你知道什么是血压吗?怎么来测量血压呢?为什么要测量血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答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是血压?生:血压是对血管的压力。师:那么是什么对血管的压力?对什么血管的压力?师或生:血液在血管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我们测量人的血压是用血压计间接测量上臂的肱动脉血压。师:测量血压有什么用途呢?生:回答。诊断和治疗疾病。血压的高低与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密切相关。师:血压如何来表示呢?生: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值,叫舒张压。表示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好,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血压,血压的表示方法。你会测量血压吗?有会的,请两个同学上前来示范一下台式血压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1.调:汞柱位于“0”※※2.平:被测者掌心向上。上臂、血压计、被测者的心脏处同一水平高度※※3.缚:袖带松紧要适宜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4.放:在肘窝内侧处摸到肱动脉搏动点,听诊器放在动脉搏动处5.关:关闭开关,打气球6.开:拧松开关,缓慢放气※※7.听:听动脉搏动声,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或表针渐渐下降,在此过程中通过听诊器听到的第一个搏动的声音即是收缩压,下降的过程中搏动声音逐渐变强,突然出现一个变调的声音,即是舒张压,之后搏动声音渐变弱,直至消失。8.记:记录下汞柱高度的数值9.收:整理实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