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2.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危害,人类防灾减灾的措施1.多以区域图、统计图为材料,考查部分自然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2.自然资源紧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突发自然灾害的处理等仍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学生用书P158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①物质与能量的总称。2.分类按自我再生性质按自然属性关系②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③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是相对的,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④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⑤矿产资源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2.煤炭时期(煤炭时代)3.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4.能源发展方向: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⑨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⑩多样化利用阶段。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地形、⑪气候、水文等条件的影响。2.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⑫矿产资源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3.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⑬弱化。1微探究1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关系?答案(1)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2)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取自自然环境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3)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水电、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四、自然灾害的概述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成因类型:⑭地质地貌灾害、⑮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⑯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和⑰潜在性。4.危害:不仅造成⑱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五、中国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类型类型含义关系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⑲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二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常统称为洪涝灾害雨涝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⑳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2判断某一现象或过程是否为自然灾害的方法自然灾害的概念中,给出判别和确定自然灾害的三项标准:第一,自然灾害发生的领域是地球表层系统,即发生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第二,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它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事件;第三,自然灾害具有社会危害性,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微探究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学生用书P159考点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分布世界分布合理利用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土地资源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地区多林地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森林资源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