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知识要点。1、交通运输(1)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我国铁路干线分布: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线——贵昆线。五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最高:青藏线。(3)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不大的,多由最快捷的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短途多采用最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长途利用铁路专用车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输西气东输:管道运输5、农业(1)重要作用:国民经济的基础(2)东西部(400㎜等降水量线)农业分布差异:西部:畜牧业为主(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牧区);东部:种植业(小农业)、林业(东北、西南、东南林区)、渔业(舟山渔场、长江中下游淡水渔业)(3)东部又有南北方差异(800㎜等降水量线)耕地类型熟制主要农作物北方旱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小麦、花生、甜菜、苹果南方水田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柑橘三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影响农业的因素: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等因地制宜:山区—林业;平原盆地—种植业;高原—畜牧业;水域—渔业(5)科学种田,提高粮食单产。“生态农业”中的“基塘生产”模式6、工业(1)沿海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京津唐(北方最大综合性)、沪宁杭(长三角、全国最大综合性)、珠三角(轻工业)辽中南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沪宁杭地区:交通便利、靠近市场、科技条件好(2)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分布特点:东部稠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部稀疏。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二、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是()A、京广铁路B、京哈铁路C、青藏铁路D、成昆铁路2、连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铁路干线是()A、京哈线B、京广线C、京沪线D、京九线3、下列铁路干线中,东西向的是()A、京沪线B、京广线C、京九线D、陇海线4、汶川大地震影响最大的铁路线是()A、宝成线B、京沪线C、陇海线D、浙赣线5、家住南京的小强暑假坐火车经徐州、兰州到新疆旅游,他依次经过的主要铁路干线是()A、京沪线——陇海线——兰新线B、京沪线——京包线——包兰线C、京广线——陇海线——兰新线D、京广线——京包线——包兰线6、在郑州交汇的两条铁路干线是()A、陇海线与京沪线B、陇海线与京九线C、陇海线与京广线D、陇海线与京哈线7、乘火车沿京沪线自南向北经过的铁路枢纽是()A、南昌、合肥、北京B、南京、郑州、北京C、株洲、郑州、北京D、徐州、天津、北京8、由上海到南京,经过的铁路干线是()A、京九线B、京广线C、京沪线D、京包线9、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最为机动灵活的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内河运输D、航空运输10、有一批急救药品由南京运往地震灾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水路运输B、管道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11、一吨活螃蟹从固城湖运到南京城区,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12、从南京的新街口到奥体中心,最便捷的运输工具是()A、火车B、飞机C、地铁D、轮船13、东北平原农作物的耕作制度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一年三熟D、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14、上海市郊农业主要种植花卉、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B、市场需求量C、农业技术装备D、农民文化技术水平15、在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地资源丰富的牧区,发展农业生产应该()A、开垦草地,发展粮食生产B、辟草地为果园C、发挥牧业优势D、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16、下列最适合于发展种植业的地区是()A、山地B、山坡C、湿度大的沼泽D、温带冲积平原17、发展农业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为保持水土,我国山区主要适宜发展()A、林业B、种植业C、渔业D、畜牧业18、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A、陡坡垦殖,扩大耕地面积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把草原、山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