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中的内容,是本册书的最后一课。体现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与现代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课。在整本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重点:经济全球化在九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原因;难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以及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二、学生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较强,但历史思维能力较薄弱。学生对于经济全球化已有所了解(主要是日常生活),也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能力。因此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课前预习学案的下发和课本自主学习,学生对经济全球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透彻,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质疑,并对其进行方法指导。主要是对于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体系的认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了解经济全球化在九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原因。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以及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培养学生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经济全球化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正确的看待中国的国际地位。认识到中国的不足,树立起为国家发展而努力的风气。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课前: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课本。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导入:畅所欲言,用ppt展示几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比如说可口可乐、肯德基等。让学生了解外国产品进入中国。通过康佳、海尔等的展示,让学生知道中国的产品进入国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授:用幻灯片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所侧重。共四个个环节:了解经济全球化;感受经济全球化;透视经济全球化;面对经济全球化;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跨国公司。用材料的形式展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小结:展示现在经济腾飞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通过幻灯片让学生畅所欲言,思考身边遇到的外国产品以及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例子。给学生进行展示。学生思考回答,观看幻灯片。ppt展示图片新授导入经济全球化,展示教学目标。出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学生自学阅读经济全球化的有关内容,自主归纳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九十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展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展示图片游行示威,导出人们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两种态度。结合课本以及课件分析积极和消极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学生学习教学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归纳以及展示学生归纳合作探究,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小组讨Ppt展示含义用动态的图展示历程。展示材料展示材料弊端,我们的态度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论,集思广益拓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学生可与前面知识相联系。学生学习图片展示建构体系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后练习配备习题,教师精讲小组评价班级评价,个别同学评价小组长评价数据分析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学案导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当堂解决个性化疑难。2.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