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从面积、人口、气候、地形等方面理解其自然地理差异,并用事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在西北地区地形图上指出本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重点)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与影响因素,并能认知本区自东向西地面植被的变化及其原因。(重、难点)理解自然环境特点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空白图”看图思考回答问题:①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分别是ABCD②填图:大兴安岭、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③数字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数字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数字青藏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分界线。通过有效训练既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又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承转过渡通过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今天就让我们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西北地区的学习,为响应国家号召而服务于西部开发作准备。自主学习合多媒体出示西北地区地形图:读图思考、讨论,进行研究性学习:1、在地图册中找出大兴安岭、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思考西北地区大体范围应怎样概括?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大兴安岭以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认识与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特征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③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自主学习多媒体出示西北地区降水量与植被图:多媒体出示西北牧区、畜种与民族分布图: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的西边边疆地区,东西跨度大。2、西北地区包括了哪些省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大部分,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3、读图说出本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指出主要的河流。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塔里木河4、思考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结合P14图文内容,试着分析概括出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因此与东部相比干旱是他最大的自然特征。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及地表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这是由于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引起了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结合有关图与以上所学,试着填充下表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并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让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列表法掌握区域地理学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训练多媒体出示西北地区景观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P15的图文,认知坎儿井的构成与作用。读“西北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观看西北地区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征是(),()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的特征。2、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从东部的()mm左右,往西减少到()mm,再到()mm,由于降水较少,西北地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河,()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3、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宁夏的()和内蒙古的()成为西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1、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区名称写在相应的括弧中:A()B()C()D()2、把下列地形区的名称写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相关知识,使知识要点有条理、更清晰。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探究与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原则。学练结合不仅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而且在巩固练习时强化了知识的积累西北地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