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也与前几个单元里的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及本单元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学习本节课时应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本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及其推动原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积极意义、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经济全球化的展望。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二、学生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较强,但囿于初中知识的学习习惯和该年龄段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论证能力欠弱。学生在初中对经济全球化已有所了解,更在现实生活中,很熟悉经济全球化。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首先借助导学案进行先期的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能力。而在授课过程中用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识记并判断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探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态度。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应当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应对挑战,关键在自身的努力,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视频2014年世界杯主题曲《weareone》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凸显本课学习的灵魂——追求共同利益、加强交流。2、视频《经济全球化》。通过视频使学生形象地感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3、微课程《史观》,课堂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观去评价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4、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5、课前学生搜集资料,制作成展板或录制微视频,描述《我身边的经济全球化》,让学生参与课堂讲授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导入利用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图片和《weareone》歌曲观看图片、听音乐形象地感知主题图片、歌曲探究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重点)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PPT重难点问题突破1教师借助史料引导学生重点分析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尤其是根本学生阅读PPT上的史料,从史料中找出关键信息,结合问题进行分析归纳PPT呈现史料原因重点问题突破2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引导生形象地感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总结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视频重点问题3教师播放微视频《史观》学生观看总结,据其从不同史观认识经济全球化微视频展示教师抽查,鼓励主动展示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建构体系教师展示概念图的基本架构学生自主建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概念图评价小组评价整体班级评价,个别同学评价,题目选项评价老师板书小组长汇报分数数据分析历史启示和感悟教师播放音乐,进行情感升华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PPT七、教学特色200字左右1、视频2014年世界杯主题曲《weareone》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凸显本课学习的灵魂——追求共同利益、加强交流,初步达成了本课情感价值观,同时也通过现实问题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2、借助PPT呈现大量的史料(既有文字型的又有图片型的、数字表格型的),扩展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及探讨论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