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共价晶体分子晶体晶体结构的复杂性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通过金刚石、晶体硅、SiO2晶体的结构模型认识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能解释共价晶体的性质。2.通过干冰、冰、碘晶体的结构模型,认识由范德华力和氢键形成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的不同,能解释分子晶体的性质。3.通过认识石墨晶体的特殊结构,知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及混合型晶体是普遍存在的。一、共价晶体1.共价晶体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称为共价晶体。(2)特点共价晶体的熔点很高,硬度很大。对结构相似的共价晶体来说,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点就越高。共价晶体中的原子服从紧密堆积排列吗?说明理由。提示:不服从。由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晶体中每个原子周围排列的原子的数目是有限的,故原子的排列不服从紧密堆积方式。2.几种共价晶体的结构(1)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在晶体中,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与周围4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C—C键间的夹角为109°28′。因为中心原子周围排列的原子的数目是有限的,所以这种比较松散的排列与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中的紧密堆积排列有很大的不同。(2)SiC晶体的结构SiC晶体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晶体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所以在整个晶体中硅原子与碳原子个数比为1∶1。(3)SiO2晶体的结构水晶是由Si和O构成的空间立体网状的二氧化硅晶体,一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与两个硅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从而形成以硅氧四面体为骨架的结构,且只存在Si—O键。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1∶2,不存在单个分子,可以把整个晶体看成巨型分子。二、分子晶体1.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非金属单质、非金属的氧化物和氢化物等无机物以及多数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晶体大都属于分子晶体。2.性质(1)分子晶体在熔化时,破坏的只是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只需要外界提供较少的能量。因此,分子晶体的熔点通常较低,硬度也较小,有较强的挥发性。(2)对组成和结构相似且晶体中没有氢键的分子晶体来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点升高。(3)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无方向性,也使得分子在堆积时,会尽可能利用空间并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但是,分子的形状、分子的极性以及分子之间是否存在氢键等,都会影响分子的堆积方式。3.几种常见的分子晶体(1)碘晶体碘晶体的晶胞是一个长方体,碘分子除了占据长方体的每个顶点外,在每个面上还有一个碘分子。(2)干冰干冰晶胞呈立方体型,其中二氧化碳分子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晶胞中呈现有规律的排列(如图所示)。干冰的结构模型(晶胞)(3)冰晶体冰晶体主要是水分子依靠氢键而形成的。由于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中央的水分子与周围四个水分子结合,边缘的四个水分子也按照同样的规律再与其他水分子结合,每个氧原子周围都有四个氢原子。这种排列类似于蜂巢结构,比较松散。因此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变小。三、晶体结构的复杂性1.石墨晶体石墨晶体具有层状结构,同一层中的每个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邻近的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无限的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与碳环平面垂直的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并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此能够形成遍及整个平面的大π键。大π键具有金属键的性质。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范德华力,同时还有金属键的特性,所以称为混合型晶体。(1)石墨晶体为什么具有导电性?提示:石墨晶体中每个C原子未参与杂化的轨道中含有1个未成对电子,能形成遍及整个平面的大π键,由于电子可以在整个六边形网状平面上运动,因此石墨沿层平行方向导电。(2)稀有气体由单原子构成,它属于共价晶体吗?提示:不是,它属于分子晶体。2.Na2SiO3晶体在Na2SiO3固体中并不存在单个的简单SiO,Si通过共价键与4个O原子相连,形成硅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通过共用顶角O原子而连成较大的链状硅酸盐{SiO}∞单元(如图所示),带负电的链状硅酸盐{SiO}∞单元与金属阳离子以离子键相互作用。3.过渡晶体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往往是介于典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