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通过认识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的排布,理解能层与能级的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理解基态与激发态的含义与关系,能辨识光谱与电子跃迁之间的关系。3.结合构造原理形成核外电子排布式书写的思维模型,并能根据思维模型熟练书写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一、能层与能级1.能层(1)核外电子按能量不同分成能层并用符号K、L、M、N、O、P、Q…表示。(2)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K)<E(L)<E(M)<E(N)<E(O)<E(P)<E(Q)。2.能级(1)定义:根据多电子原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能级。(2)表示方法:分别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等表示,如n能层的能级按能量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ns、np、nd、nf等。(3)能层、能级与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由上表可知:①能层序数等于该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如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②s、p、d、f各能级可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1、3、5、7的2倍。③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的关系是2n2。微点拨:(1)不同能层之间,符号相同的能级的能量随着能层数的递增而增大。(2)在相同能层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