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教学目标1、掌握血液的组成和作用;血管的种类和特点;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途径;输血和血型。2、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知道人粪尿利用的价值。3、掌握眼球和耳的结构和功能;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掌握反射及反射弧。4、了解人体的内分泌腺掌握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腺体和功能,理解有关疾病。教学重点1、血液的组成和作用;血管的种类和特点;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途径。2、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3、眼球和耳的结构和功能;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反射弧。4、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腺体和功能。教学难点血液循环途径;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反射及反射弧。课型复习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知识梳理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的组成血浆红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管的种类动脉:静脉:毛细血管:3、心脏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血液循环路线:体循环和肺循环4、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O血型系统。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2、尿的形成过程:明确学习目标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概述血液的组成和作用。2、总结血管的种类和特点。3、记住心脏的结构和理解血液循环途径。4、了解输血与血型。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2、总结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3、了解人粪尿的价值和无害化处理方式。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记住眼球和耳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视觉和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明确目标,不断巡视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参与小组活动,发现小组内解决有难度、有疑惑、不完整的等问题,给予小组提示。积累共性问题和生成性准备交流。适当安排组间的报告交流,倾听、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适时讲解、及时补充纠错,准确释疑,引导拓展。阅读目标独立完成基础性的知识梳理,积累问题,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内交流,认真讨论,达成共识。小组内合作互助,互问互考,加以巩固。组长检查并加强对学困生的帮助。组间交流,报告梳理内容。认根据学生特点,基础性问题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对所学内容不一定都能回忆起来,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充分利用图片,加强直观性,降低学习难度。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人粪尿无害化处理方式高温堆肥、沼气池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眼球和耳结构、功能。2、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3、神经调节方式:反射4、主要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听觉的形成过程。2、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理解神经调节。4、了解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总结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和缺乏症。真倾听,准备补充纠错,发表观点。总结提升1、在抽血或输液时,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2、有人说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3、血液循环中,静脉血经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变成动脉血?动脉血又是怎样变成静脉血的?通过关键性问题的设计进行:思维引领规律总结指导点拨深化拓展整合升华倾听,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积极思考。血液循环途径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精讲、点拨。综合运用1、右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1)A是;B是;C是。(2)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内血液由较的血管流向较而的血管;静脉内的血液由而的血管汇流入较的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一般成_____通过,血流速度。2、右图为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的图像,请据图回答:⑴、图中D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B所示细胞相比,细胞中有,故该细胞是细胞。⑵、小明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对止血起作用的是图中标号所示的结构。⑶、肾小囊腔中的液体成分与图中A相比,不含有。3、识图题(1)血液从[]滤过到[]成为。(2)当原尿流经[]时,原尿中有用的物质如、和被重新吸收回血液。(3)B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