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情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教学难点: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有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教师:正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它才成为我国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板书: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讲授新课]一、对外开放的前沿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读图观察:多媒体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激励评价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读图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并在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进而得出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读图分析2: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东南亚地图》,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设疑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能行吗?读图分析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7.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利用外资上有哪些特点呢?设疑思考: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高居全国榜首呢?它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启发。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1下面材料,了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不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还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课堂小结]总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具备了天时(政策因素)、地利(区位因素)、人和(人文因素)三大有利因素,才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反馈练习]1.填空(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广东省的部,(河流)下游,毗邻、特别行政区,与地区隔海相望,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2)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_和,其中,省就占了三个,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经济特区是、。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珠江三角洲的(城市)为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香港位于(经济特区)以南,澳门位于(经济特区)以南。2.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有利因素。(1)区位因素:(2)人文因素:(3)政策因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回忆一下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