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节教材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第二部分:描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第三部分:讲述这两个区域共同的经济生活。这节设计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根据教改精神,在课堂上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堂设计形式突出自学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与动手训练三大环节,以自学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训练为主线,较好地体现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2、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等方面的相互关系。3、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重点:1.干旱自然特征对植被、水文等方面影响2.“高”、“寒”的环境形成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难点:1.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变化的规律1.2.地势高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式、自学辅导式、读图式教具和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依据导入新课多媒体放映“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和“西藏农民欢庆丰收”两组图片。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组图片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的一些基本情况你知道吗?利用多媒体画面,设计悬念,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效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及参与意识。列出自学提纲供学生自学、读图、讨论(四人为一组合作讨论)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列出自学提纲:1.1.在图中找出大兴安岭、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额齐斯河2.2.思考西北地区大体范围应怎样概括?本区包括了哪些省区?地形又以什么为主?3.3.在地形图上,请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试归纳本区海陆位置有何特点?4.4.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图”,上述两地降水量大约是多少?并说明两地降水量差别的原因以及两地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相比又怎样呢?5.5.从以上四小题学习请归纳西北地区最突出自然特征是什么?并说明原因。列出自学提纲,学生认定目标,学有方向,教师一边检查自学结果,一边进行辅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使学生能从图上自主获取有关西北地区位置、范围、地形和自然特征等方面知识,以及同学们互相交流、合作,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小结教师作精辟讲解归纳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成各题,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过渡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那么,干旱引导学生探究地区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景观又应该如何呢?学生各抒己见。读图探究多媒体展示景观图片:1.1.风蚀地貌、雅丹地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设问:其地表景观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特点?2.2.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设问:西北地区植被从东向西分布有什么特点?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3.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据气候特点本区河流与南方、北方的河流有何不同?4、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设问:沙漠的绿洲、城市、交通线分布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原因。此部分是本节的重难点,师生共同讨论,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课堂训练1.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东西最狭长的区域是、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以西,长城和、山以北。2.2.位于盆地中的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3.3.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最大的特点,这里有我国最长内流河。4.4.在空白西北地区示意图上填出:①大兴安岭、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②塔里木河、黄河③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课堂训练紧扣教学目标,并与自学提纲相呼应5简要概括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地形:植被:河流:农田、城市分布:过渡我们学习完干旱西北地区接着学习青藏地区,多媒体播放音画歌曲《青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