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10.1 水中的动物教案1 苏科版VIP免费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10.1 水中的动物教案1 苏科版_第1页
1/3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10.1 水中的动物教案1 苏科版_第2页
2/3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10.1 水中的动物教案1 苏科版_第3页
3/3
10.1水中的动物教案1课题上课时间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课前准备Ppt教具Ppt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及其分类。讲授新课: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1、观察鲫鱼的外形图认识鲫鱼的外部结构:鳃盖、侧线、鳍(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鳞片。2、实验探究①、作出假设: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有关的特征有:A、鳍B、鳃C、侧线D、鳔E、其它。②、探究:A、鳍活动一:捆绑鱼鳍法,探究胸鳍、腹鳍以及尾鳍的作用。视频:探究鳍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关系胸鳍和腹鳍可以维持鱼体的平衡,尾鳍可以掌控方向。结论:鳍――运动器官B、鳃视频:探究鳃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关系鳃的结构:由大量的鳃丝构成,分布有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呼吸。结论:鳃――呼吸器官C、侧线:由小孔形成思考:怎样探究侧线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关系?视频:探究侧线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关系结论:侧线感知水流变化,使鱼准确改变游泳方向。D、鳔视频:探究鳔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关系结论:通过贮存空气的变化,可以加快鱼的上浮和下沉。E、其它(体色、体形、鳞片等)观察:鱼的体色问题:鲫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有何区别?这样的体色有何作用?(提示:从岸上看水底的污泥是什么颜色?从水底看水面是什么颜色?)结论:鲫鱼的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这样的体色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保护色)。观察:鱼的体形问题:鲫鱼的身体呈什么形状?这样的体形有何作用?结论:鲫鱼的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视频:鱼体表的鳞片(上有粘液)结论:鲫鱼的体表有鳞片(上有粘液),有保护和减少阻力的作用。③、得出结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有:有运动器官――鳍;有呼吸器官――鳃;侧线感知水流变化,使鱼准确改变游泳方向;鱼鳔:通过贮存空气的变化,可以加快鱼的上浮和下沉;体色背深腹浅,是一种保护色;体形梭形,体表覆盖鳞片,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水的阻力。3.考考你:下面各种动物你认识吗?教学小结: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有:有运动器官――鳍;有呼吸器官――鳃;侧线感知水流变化,使鱼准确改变游泳方向;鱼鳔:通过贮存空气的变化,可以加快鱼的上浮和下沉;体色背深腹浅,是一种保护色;体形梭形,体表覆盖鳞片,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水的阻力。作业布置补充习题3、4板书设计第1节水中的动物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1.有运动器官――鳍;2.有呼吸器官――鳃;3.侧线感知水流变化,使鱼准确改变游泳方向;4.鱼鳔:通过贮存空气的变化,可以加快鱼的上浮和下沉;5.体色背深腹浅,是一种保护色;体形梭形,体表覆盖鳞片,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水的阻力教学后记由于教学设计比较得当,本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活跃融洽,尤其围绕“鲫鱼的呼吸和运动”这两个环节展开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参与程度高,效果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10.1 水中的动物教案1 苏科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