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第2章整式的加减复习(复习课)【理论支持】本章内容是整式的加减的复习,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与提升。整式的加减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同时它更是初中数学的基石。本课的教学依据是: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数学的学习能够并且应该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联系。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某种情境的教学,这些情景包含来自学生日常的生活问题,或未来将面对的实际问题。通过不断地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课程的联系,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学生就会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以适应社会,体验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体验的机会越多,他们就越能独立地思考问题,不断地累积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学科能力。2.建构主义认为:①理解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发生的;②认知冲突或困惑是相对于学习而言的一种刺激,并决定着学习内容的实质和组织形式;③知识是通过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产生的。加涅的认知累积理论里的一个重要观点:学习具有层次性,知识的认知过程是循序渐进和逐渐积累的过程。3.教学对象条件:①七年级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字母代替数,列式来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学生对整式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②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有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非常乐意动手实践,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能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初步具有了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综上所述,本课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源于初中代数教学的需要,服务于生活实际问题。本课研究出发点: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升,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把握,养成学生知识复习的良好习惯,注重能力的提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掌握单项式、多项式及其次数的概念,进而理解整式概念.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3.在掌握添括号的法则的前提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去括号、添括号.过程与方法1.通过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更系统地学好整式的加减.2.培养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体验数学的简洁美.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重点:(1)单项式、多项式相关的概念.(2)整式的加减运算.2.难点:(1)单项式、多项式相关的概念.(2)整式的加减运算.【学法指导】引导、探究、归纳、训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请学生为老师准备一下整式的复习要点,自己先归纳一下?2.练习1.在式子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是整式?2.的项是(),次数是(),是()次()项式.3.单项式的次数是_________.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项式一定是代数式(B)单项式x的次数是0(C)代数式一定是单项式(D)单项式-π2x2y2的次数是6.5.若单项式-2x3yn是一个关于x,y的5次单项式,则n=_________.6.计算:15+3(1-a)-(1-a-a)+(1-a+a-a).7.化简求值:,其中.【设计说明】让学生掌握复习知识的做法,通过适当练习发现不足,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课内探究探究一:(老师出示一位学生的整式的加减的复习要点).这是一位学生为老师准备的整式的复习要点,请你帮老师看看?【设计说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整式加减的复习.1.代数式:用字母表示数2.整式单项式: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次数(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多项式:项(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常数项3.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