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能熟练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2.经历函数图象的作图过程,初步了解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3.已知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作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难点:理解一次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教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我运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力求直观,高效,使本节课有趣、形象、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根据概念的直观表象,归纳出概念的性质,运用类比、归纳、数形结合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式教学,学生通过一些不同的问题,讨论、归纳,在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更有机会体验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从而掌握知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等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题要考考同学们,请看题:(课件演示)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去上学,请问小明离家的距离S(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怎样的?它是一次函数吗?它是正比例函数吗?(t≥0)生:S=80t,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师:很好!下面的图象能表示上面问题中的S与t的关系吗?生:能.师:我们说,上面的图象是函数S=80t(t≥0)的图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殊情况即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教师板书课题4.3一次函数的图象(1)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写函数关系式和认识图象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函数与图象的联系,激发其学习的欲望.效果:学生通过对上述情景的分析,初步感受到函数与图象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图象的价值.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一:函数图象的定义:自学课本83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函数图象概念.师:什么叫做函数的图象呢?你能用语言叙述吗?生: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函数的图象”的概念并附属说明如一次函数,当时,对应.则我们可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点(1,2),再给另一值,对应又一个.又可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一个点来,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的图象.由此可知道:函数的图象是满足函数表达式所有的点的集合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真切的认识认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真面目.”Ot(分)S(米)801探究二: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例1请作出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解:1.列表:x…-2-1012…y=2x…-4-2024…说明:(1)列表时教师要问学生x,y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并引导学生一般情况下x,y取哪些值最合适.还要强调:应注意左右还有无数组数,因此左右应加省略号.(2)列表后教师追问学生列表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列表是为了找自变量x与因变量y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2,-4)(-1,-2)(0,0)(1,2)(2,4)说明:描点要注意x的值作为横坐标,y的值作为纵坐标.3.连线:把这些点依次连结起来,得到y=2x的图象.说明:连线要注意按x的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并由学生完成作图.2.描点3.连线y=2x师: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形状是什么?生:是一条直线.师:由例1我们发现作一个函数的图象需要哪些步骤?(小组内合作交流体会,教师巡视课堂,随时点拨,诱导学生的思维朝向“教学目标”.)师:请小组代表发言说自己小组的感受.(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三大步:列表,描点,连线.师:如何列表?x如何取值?生:在函数关系式y=2x中,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包括正数、负数和0),为了方便画图,应用整数.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作一个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能做出一个函数的图象,同时感悟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三、动手操作,深化探究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