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一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把握富有“人情味儿”的语言特色。2、掌握直抒胸臆、修辞效果(重点比喻、拟人)、创设情境抒情等手法。3、学会迁移延伸,使用直抒胸臆、修辞、情境创设等手法。一、修辞手法(重点讲比喻、拟人),让景物变得十分可爱,惹人喜爱。比喻明确三样:本体、喻词、喻体,分析比喻效果时从喻体出发去体悟。而拟人,常常是赋予物以人某一方面的特征,因此分析效果时一定要把握比拟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侧重于这个特征来把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集中在文中第三段最多,因此以第三段为衷心逐句分析。紧接着由学生找并分析其效果为主。如“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首先,把山上的一道儿黄一道儿白的植被比喻成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有几分漂亮和可爱,同时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比作一个活泼的少女,仿佛有着更美一层的肌肤。讲没有感情的山写得十分动人美丽,让人不自觉的想起美丽的少女,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如“日本的看护妇”,将矮松头上顶着一圈儿雪的样子比作戴着护士帽的女护士,仿佛那矮松也有了看护肤的几分美貌和柔美。对比去掉比喻和拟人后的句子,含义一样,但少了情感蕴藉在里面,加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二、创设情境,饱含深情。情境可理解为富有感情的环境,通过多个景物组合而成的带有氛围感的场景。方便学生理解,老师就地取材写一句范例,如:“教室里,时针似乎比往日走得更加有力,哒、哒、哒——还有那不绝的沙沙动笔声,叹气声,折卷翻页声,甚至是脊背上冷汗滑过的声音,仿佛都一股脑的塞住了我答题的思路。”让学生体会如何将场景写得带有感情。接下来,由学生寻找文中这样的句子或段落,加以分析。四、总结:由于作者笔下饱蘸感情,所以文中的山水等景物也显得情意绵绵。即“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此收束全篇五、板书:直抒胸臆,充分铺垫(例句)比喻(本体、喻词、喻体与效果)修辞手法,使景物生动可爱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对象及效果)创设情境,饱含深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六、练笔,勾画一幅一中校园秋景图,三五句成段即可,能写出情境感,那是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