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教学课题总课时:1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切身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教学难点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切身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教学方法诵读指导教学准备指导学生熟读本词,扫清字词障碍,搜索有关简介毛泽东生平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导入二、相关知识1、、毛泽东生平2、本词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三、整体感知:(一)、1.教师范读。2.学生边听边想。(1)从气魄上,整首词给你怎样的印象?找出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词语。(2)内容。将上下阕内容各用一个字概括。(3)、江山和英雄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江山为何令英雄崇敬?面对大好河山,英雄是何姿态?(二)、文章又如何描写?怎样议论?1、指名读上阕。(1)毛主席不仅会写诗作词,还会画画。他大笔一挥,展示给我们几幅画面?明确:三幅。一位同学读原句,另三名同学说说想倾听。学生介绍,老师概括。讨论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雄伟的景物,最能反映北国风貌。上阕物————江山下阕人————英雄上阕绘雪景之娇,纵横千万里,下阕论古今英雄,上下五千年。先总写,再具体写,后小结。先实写,后虚写。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情感美,音乐美;领会上下片的关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1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4分钟。到的画面。是怎样写的?(2)质疑:“望”的位置在哪里?何以有这样的气魄?(3)你怎么看出后三句是虚写?从“望”到“看”,视觉上有变化吗?2、读下阕。(1)诗人评说历史人物,贯穿一个“惜”字。“惜”从何来?(2)谁是风流人物?插入对毛主席其人、时代背景的介绍。四、深化拓展:现在,你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有新的感受吗?举例深入体会。学生思考后讨论。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板书设计总实上阕物——江山分描写总虚沁园春雪评古议论下阕人——英雄赞今抒情课后反思通过找句子、析词语、悟风格。明白雪景的特点是“壮美”,其风格是豪放。并对秀美、纯美、凄美风格作延伸。通过比较,加深对意境的领会,重点突出对动词和修辞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