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轴对称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观察分析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和审美意识.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3.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别轴对称图形.难点:探索对称轴.教法与学法指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想像、分析、交流等活动。促使学生从图形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从整体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师:同学们,右图,这是我国某城市高速公路的照片,你们看到了这幅图中的结构特征吗?让学生讨论、交流,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中非常普遍的轴对称现象)板书:5.1轴对称现象二、直观识别,实践探究师:著名数学家赫尔曼·外尔说过:“对称是一种思想,通过它人们毕生追求,并创造次序美丽和完善……”(引发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深入思考)探究(一)投影演示:枫叶、蝴蝶、窗花、故宫等图片.(投影片轴对称现象一、二)出示问题: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图片,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2、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桌交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个别回答,投影片演示)出示问题:3、你能将上图中的窗花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枫叶呢?(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让学生先思考,再动手操作验证—“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4、将一张纸对折后,用笔尖在纸上扎出如图所示的图案(或者发挥你的想象扎出其它你认为美丽的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观察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与同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图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操作再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能力和学习乐趣.三、概念教学,明确强化师:通过以上的观察和操作过程,你能给出轴对称图形的直观描述吗?(让学生充分表述后,老师总结)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让学生边听边观察图片).理解轴对称图形应注意三点:(1)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2)对折;(3)重合随堂练习:1.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角B.线段C.太极图D.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紫荆花E.等腰三角形F.五角星2.观察下面图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轴.探究(二)对于两个平面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说明:(1)“轴对称”是两个图形.(2)对折(3)重合随堂练习:指出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设计意图:通过感官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理解.使学生对各种图片特点有一个一个自然感知的过程,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一些特点.五、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可以成轴对称?设计意图:请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学习,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六、教学诊断,拓展提高基础题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举出汉字、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中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例子.每种举两个.学生板演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则它们对应线段的长度相等.B.两个并列的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C.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D.圆是轴对称图形,共有四条对称轴.提高题:图形号码1234567…对称轴条数………1.根据上图填写上表.2.请你就正n边形的对称轴条数做一个猜想.七、布置作业能力延伸基础题:习题5.1.第1、2、3题.提高题:习题5.1.第4题.板书设计第五章第1节轴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例1做一做教学反思:这节课安排学生的学习的问题、活动较多,容易造成课堂秩序忙乱,教...